是面朝大海,站在阳光下,她的脸上却怎么都藏不住笑容了。
半月后,稂在此地与这个姑娘成婚,并且继续在这里教书。
徐福站在琅琊台上,看着从咸阳送来的文书,这一卷文书是写在一张薄薄的绢上,看文书上所写的介绍,原来是这东西是纸,此物便于携带,将来会有写在纸上的书,传遍天下。
对秦来说书很重要,只有书同文政令才能得以通行,只有书传播的越多,这个国家才能更稳固。
在文书中,徐福看到了一件事,公子扶苏要开始扩大的支教的规模,并且今年的齐地要开始一场大规模的迁民。
这应该是一场数十万人规模的迁民,所有被迁去关中的居民都必须是贫民,迁民入关中之后能够分得田地。
看到了这卷文书之后,徐福就去了齐郡,见齐郡的郡守。
本来这种事与他徐福无关,也不会迁琅琊县之民。
这一次迁民的范围主要在齐鲁两地,徐福觉得他有必要看看齐地的郡守如何施行。
迁民是大事,而且这一次规模很大。
周青臣来了齐地,看着秦军将一队队的人拉去关中,他又与几个秦军交谈着。
孔随上前道:“先生。”
孔随是孔鲋的儿子,亦是鲁地与齐地名仕中较有名望的人。
“秦人将这些人口拉去关中,是为了建设宫殿吗?”
周青臣回道:“修渠垦田。”
孔随问道:“上一次挖渠二十万人入关中,如今又要多少人?”
周青臣又道:“当初迁入关中的二十万人如今依旧居住在渭南,没有人想要离开,他们都过得很好。”
“先生为何帮秦军行事?”
孔随蹙眉,他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以及不解。
始皇帝在封禅泰山之后,命人拆了齐地的神祠,用秦法强行替代神祠,那位公子扶苏还行二十四节气历法。
不论是始皇帝还是公子扶苏,他们都要扼杀齐鲁两地原有的风俗,将这里的一切都按照秦法施为。
在孔随认为中,嬴政封禅泰山之后,齐鲁两地的名仕包括楚地那些旧贵族,他们对秦更加敌视了,再者淳于先生死后,各地的人要反秦的人越多。
周青臣是当年与淳于先生一同受始皇帝诏命入秦的博士。
现在淳于先生过世了,他不帮着齐鲁两地的人们,反倒是帮着秦军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