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睁开眼伸手接过书信,打开竹筒从中倒出一张纸,这一看就知道又是稂写来的书信。
纸张打开,看着一列列的文字,稂的书信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先入仕,再引乡里人入仕,或建设楚地。
萧何看了稂的书信,放低眼神。
稂说的没错,只有他萧何先通过考试入仕,才能让其余人一起参与进来,楚地于秦而言,太需要一个榜样了,这个榜样能够带动楚地的人心,以及秦对楚地的治理。
这些天萧何就在为泛滥的江水发愁,今年的春汛来得太过猛烈。
稂的那句话进了萧何的心,唯有入秦为吏,他这个楚地的官吏方能造福楚地。
思量再三,萧何缓缓抬头道:“你写一封书信,让人快马送去琅琊县,就说我萧何答应了。”
闻言,曹参咧嘴一笑,忙去安排。
萧何重重呼吸着,他做了一个人生中的大决定,这个决定可能会让他人生不一样,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会如何。
淮阴县位于淮河的南岸,因在水之南称之为阴,因此得名淮阴县。
一个年轻人正怀抱着一把剑,看着那道贴在城墙上的皇帝诏命。
四周的人纷纷指指点点,这个年轻人抱着一把剑,像是一个贵族子弟,却穿着落魄,杵在城门的皇帝诏命前半个时辰了,一动不动。
几个市井地痞正在取笑着这个年轻人。
这年轻人一字一字的看着诏命,确认没有看错,他转过身朝着县城里走去,一路上又引来了更多地痞的笑声。
这个年轻人在这里几乎没有朋友,他的朋友只有一个支教夫子。
他是个穷困潦倒的人,他再一次来到了南昌亭的亭长家里,只不过他刚走入亭长的家中,就传来了妇人的话语声。
“又来要饭吃,怎么不在外面饿死!”
话语入耳很难听,但他还是走上前,向眼前的长者行礼道:“亭长,我来告别。”
长者问道:“韩信啊,你去哪里呀?”
“我去关中。”
“你要怎么去?”
“我”言至此处,韩信眼神低垂,不知该如何回答。
亭长走入屋内,片刻之后他又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卷文书,“我们淮阴县又来了几个支教夫子,如今夫子们轮换了,有几人要回关中,这卷文书是老夫要给那夫子的,你代老夫转交,还有你的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