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入郡丞府做事,此人一定能在咸阳为吏。
倚在门前,韩信蹙眉观察着穿着落魄的李左车,其实内心很仰慕李牧那样的人,也很羡慕李牧的孙子。
“别看了,快收拾。”
见其他看守催促,韩信只好重新低下头,继续闷头整理书籍。
整理书籍也是个苦活累活,这里的书实在是太多了,每天下值之后,就觉得腰快直不起来了。
韩信觉得在这里劳作久了,这腰背迟早落下病。
这潼关应该招更多的杂役,每天要做的事繁重且累人。
当韩信再抬头看去的时候,李左车已不在了门前了,应该是去别处做杂活去了。
春季的关中还算是温暖,这些天韩信每天一边吃着饼,一边来看扫地的李左车。
这个李左车只是扫了两天的地就不在了,韩信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该去别的地方干活了。
闲着的时候,韩信也会钻研潼关城内的情况,潼关城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学子读书而建设的。
而整座城只是教书不事生产,因此城内的供给都来自外界。
在韩信看来治理这座城的司马欣还算是个高明的人,他在城内囤积了足够城内人两个月所吃的粮食,并且每天都有补充。
即便是外面爆发了战事,两月之内,城内不会缺粮。
在书库内有很多的书籍,也有地图,韩信打开一卷地图,这是潼关城的地图。
关中的学识从来不会藏私的,这是公子扶苏的作风,而且只要是学子,都可以翻看这里的书籍。
韩信提着油灯,蹙眉看着地图,他见到了函谷关,也看到了潼关。
说来,潼关距离函谷关很近,函谷关已是天下第一关,为何还要建设潼关呢?
正想着,韩信忽然想到了当初外面的农户说,每年开渠灌溉的时候,河水的水位就会下降,导致很多人去抓鱼。
想起这件事,韩信看着函谷关的河道,若是河道改变了
韩信伸手盖住了函谷关,目光看向了潼关,顿时明白了建设潼关的用意,秦不只是可以扼守函谷关。
秦甚至可以截断河流,抛弃函谷关,只要固守潼关,就算是数十万大军来攻打,潼关依旧稳固。
相较于函谷关,潼关的建设更在于险。
“其实潼关才是关中第一关,是也不是?”
闻言,韩信举着油灯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