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司马欣也就任由萧何参与河堤修建之事。
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也不短,咸阳的一道道调令来到了潼关城,许多人都要被指派去各地为官。
萧何站起身,拍了拍案上的账册,这是他回报司马欣的。
这一个月间,萧何帮着司马欣完成了河堤修建的筹备,其中包括民夫,工匠与粮食,包括石料,并且河堤修建已开始了,往后只要按照所写的流程进行,河堤修建就不会出岔子。
在关中处理这些事比在楚地方便多了,萧何只是让司马欣写一道文书,该到了的辎粮与人手最晚三天就能到。
这让萧何有一种感觉,在关中为吏该是十分谨小慎微的,任何一道指令他们都不敢怠慢。
不像楚地,有时春季的政令送到各地,到了夏季才会筹备好。
萧何收拾了一番心情,见曹参已将屋子收拾干净,在外面等候。
外面的天色看起来也快下雨了。
萧何走出屋外,对背着包袱的曹参道:“走吧,去渭北当值。”
曹参道:“不告知郡丞吗?”
“不用了,调令不得延误,我们只能走着去,早点到渭北,早点安心。”
“是。”
渭北郡是新建立的,与渭南隔着一个咸阳。
渭北就是渭水的北面,也是咸阳的北侧。
那里是一个新建设的郡,司马欣说那里的几个县都是新建立,是施展身手的好地方。
萧何还问过司马欣,他与曹参怎么分在一个县里任职。
原本,萧何有所准备,这一次调令下达,他们会各自去不同的地方,可是偏偏却分到了一起。
对此司马欣没有回答,他说你们都是公子扶苏亲自任命的。
公子扶苏,亲自任命萧何心中暗想着走到潼关城门下,望着咸阳方向,他现在很想去咸阳,去看看那位公子扶苏是什么样的人。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可能像他们这样的人一辈子都见不到公子扶苏。
就像是这一次通过大试的娄敬,他来关中数年从未见过公子扶苏。
萧何还听说,娄敬有一个好友叫作毛亨,毛亨此人就在潼关城中教孩子们诗文,他见过公子扶苏,但也只见过一次。
娄敬怎么都没有想到,他通过了大试,却还要前往河西走廊任职一个县丞。
好似这一次调令中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