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夫子,他们虽说各有不同,但多数人都像稂一样,是个好人。
“他们都一样,过得贫穷,却以此为乐。”
项羽追问道:“难道他们从不为自己考虑吗?”
桓楚低下头,似乎是打心里面对这些支教夫子有些不自信,这当然是不自信的,因这些人真的是无私的。
面对项羽的问话,桓楚回道:“有一些人会为了自己的考虑,有些人即便是公子给他们许诺了很好的将来,可还是愿意留在外面继续支教,我认识几个支教夫子。”
桓楚去过很多地方,也认识很多豪杰名仕,自然也认识一些支教夫子。
如果能够理解他们,也可以与他们成为朋友。
如果不能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即可。
桓楚又道:“回去吧。”
正要拉着缰绳让马儿掉头,回头看去又见到项羽已翻身下马,朝着书舍走去。
见状,桓楚也只好下马,跟着走上前。
在书舍的后方有一片菜地,地里的菜像是刚长出来不久,他从书舍旁的地里拿了两颗青菜,而后洗着。
他将米倒入陶锅中,而后将陶锅放在炉子上。
项羽走到了近前,道:“听闻夫子是从关中而来。”
闻言,刚喝下一口水的荆站起身,笑着道:“是啊,我从关中渭南郡来。”
项羽道:“项籍,见过夫子。”
荆笑着道:“不用如此,你我年纪相仿。”
项羽走入书舍中,打量着这间屋子,这位支教夫子看起来很亲和。
并没有会稽郡那位名仕显得高傲。
荆也不在意一个陌生人走入自己的书舍,平日里来书舍的人也不少。
项羽见到有个妇人提着篮子,冒着雨而来,她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孩子。
那妇人走到书舍门前停下脚步,从篮子中拿出一碗热气腾腾的肉,端给身边的孩子,让孩子端给夫子去。
屋檐还在滴着,雨水滴到这个孩子的身上,他还缩了缩脖子,脸上带着笑意的将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放在夫子面前。
“我娘说给夫子吃,夫子总是天天吃菜。”
言罢,这个孩子不等夫子说话,就快步跑着离开了。
那妇人也领着孩子回去了。
这一幕看得项羽也露出了笑容,很显然这个支教的夫子与吴中的乡民相处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