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这些基本信息,能够帮助其他被交流的咨询师更清晰地形成来访者印象。
南祝仁听着,面上不显,心里的眉头却渐渐锁起来。
从讲述的感觉来看,南祝仁肯定眼前的络腮胡咨询师应该也是半道出家的咨询师。
倒不是说对方的案例分享有什么缺陷。毕竟是氪金参加过系统培训,随后又入行几年用来访者喂出来的资深咨询师,基础素养是有的。
对于来访者的分析、干预方案的设计也是中规中矩。
只是,在字里行间,南祝仁总是能够感受到一种说不出来的——轻佻。
每次提起自己来访者的时候,他的眉毛都会上挑一次
眼角和嘴角也会上翘
南祝仁观察着对方的微表情。
那是一种高位者看待低位者的俯视,一种“健康人”看待“缺陷人”的蔑视。
这本不该是一名心理学从业者看待来访者该有的情绪,但是对于各种为了商业目的而转行心理咨询的咨询师来说,这种情况却屡见不鲜。
一种“我掌握了心理学知识,而你是被我运用心理学知识”的高傲感,仿佛来访者能够被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控制感。
“综上,经过我三个月的治疗,来访者已经能够重新回归正常工作,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也能够自主运用我教授的方法调节情绪。”络腮胡的案例分享已经到了尾声,“下周是她最后一次咨询,我计划会带她进行一次回顾性总结,然后基本就能够放手了。”
“对于这个案例,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遇见过情况类似的,如果有其他干预方案的话,也希望能够互相交流一下。”
咨询同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没有真的交流什么,非常给面子地鼓起掌。
倒不是络腮胡的干预方案有多么高明,而是这个案例论级别也就是心理异常的程度,没到达病症的级别,中规中矩地进行咨询、四平八稳地干预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真要想说点什么不同,那就是要用不同流派的不同技术了,但也是难分伯仲的程度,于是便也懒得说出来了。
——是的,懒得说。
南祝仁环顾过去,看到不少咨询师都是一副“欲言又止”“止言又欲”,但最后都“还是算了”的表情。
都只是配合地鼓起掌。
掌声不响,持续时间也不长,就是社交礼仪级别,络腮胡咨询师倒是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熊猫的大木屋 作品《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第33章 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