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来是从哪里看到“微表情是伪科学”的这个概念了。
他只是觉得脑海中有这么一个印象,至于是从哪里看到的、到底可不可信,他都不确定。
以往来说,这样的印象搭配他的身份,足够去辩驳其他人了。
但是现在,他一下子就没自信了——好像,真的不是知网或者期刊,而是某个wei信分享,乃至于短视频?
想着想着,络腮胡咨询师的下巴不由自主地低了4度。
南祝仁又道:“然后我想,胡老师你应该没有系统学习过行为主义吧?就算学了,应该也只是针对某种技法,类似惩罚、奖励、满灌疗法之类的?”
不用络腮胡回答,看到对方的下巴不由自主地又低了3度,南祝仁就知道自己又说对了。
南祝仁环顾了一圈四周,解释道:“如果你是想要找一套教科书式的‘微表情大全’,借此来读懂所有人,那这确实是伪科学,没有什么微表情模板可以套用在所有人的身上,借此来揭秘所有人的。”
“但是针对某个别人的微表情变化建立基准线,解锁他每个微表情对应的情绪,以此深度地解读个人——这样却是可行的。这种技术,也是我应用在这次咨询中的技术。”
南祝仁看了一眼络腮胡:“当然,如果不进行深度的解读,仅仅用一些粗浅的表情判断群体的行为倾向性的话,也是可以的。”
络腮胡噎住了。
心理咨询师本质上是技术岗,而这一瞬间,他感觉到了一种技术式的碾压,这也是在工作辩论中最难以反抗的碾压。
南祝仁的目光扫过络腮胡,随后把他和秃顶杨连接了起来。
就在刚刚,络腮胡向自己发问的时候,脸上闪过的表情,可不仅仅是简单的质疑。
打断别人连贯的讲述本就是不一般的不礼貌行为,若是再加上皱眉、眼睑上扬、眼袋收紧的表情,那就很有意思了。
尤其是后两个表情,这些表情,可是“预备攻击”的表情!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去挑衅别人,看看对方在向你挥拳之前会不会有类似的表情出现,尤其注意眼睛周围的变化。同时因为微表情的出现是转瞬即逝的,所以要么你得多观察几次,要么就得用比较耐摔的摄像机记录下来反复观看。
同样的表情,南祝仁前两天还刚刚在另外一个人的身上见到过。
“杨老师似乎有什么想法吗?”
南祝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熊猫的大木屋 作品《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第35章 难以理解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