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弄巧成拙,破坏咨询关系。
同时,针对抑郁症,南祝仁希望能够来访者尽可能地增加在咨询中的参与感,乃至于控制感。
这也是咨询的一部分。
李明路保持着笑容,不经意地抿了抿嘴:“好的。”
“材料上说,你第一次是主动去医院诊断并且就医的,能说说你当时是因为有了什么样的感受而这么去做的吗?”
“好的。”
李明路安静下来。
当然,李明路一直很安静。
但他之前的安静,是带着伪装的安静。
此刻,他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褪去,露出一种南祝仁颇为熟悉的麻木感来,像是一尊雕像。
只有偶尔颤动的眼珠,说明他似乎是个陷入了回忆和思考的人。
如果说之前的李明路,是一截安静的木头,默默无闻地立在角落;那么此刻,这截木头似乎开始往外面慢慢渗透出黑色的汁液,甚至开始对周遭的环境开始浸染,反而引人注目了起来。
这种状态反而看得南祝仁心里一松。
防御卸下来了。
他的防御状态是针对生活而不是针对咨询,之后可以省一大笔功夫了。
这也合理,主动寻求帮助的来访者,怎么着都不会是在咨询中过度防御的人。
李明路一边思考,一边慢慢地说着:
“我第一次找医生的时候应该是一年半之前的事情了。”
“我是个画家,画画的风格比较阴郁,这种风格似乎很受欢迎,所以我也一直画。”
“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到了晚上就会难受,很难受。我觉得没什么,因为干我这行的经常这样,有的时候还会需要一些负面的感觉来促进灵感。”
“但是就这么一段很长时间之后,有一天我突然变得特别特别难受,当时我突然就把画笔扔了下来,突然就蜷缩在角落里面发抖,发抖之后还打滚,身体和各种颜料滚在了一起。”
李明路抿了抿嘴:“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失控了。”
抑郁发作?也有点像是惊恐发作。
“也是在那段时间,我整天都睡不着,吃不下东西,画画的时候也根本集中不了精力,而且没几下就累了。”
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精力减弱、思维能力衰退?
南祝仁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用李明路的陈述来对比抑郁症的症状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熊猫的大木屋 作品《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第93章 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