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那就是完全虚拟的作品。我看到它有漂亮的树皮和扎实的根,其他有什么特点吗?比如会开花结果?”
李明路思考了一会,用了很长时间。
这场咨询持续了快五十分钟,这么长久的交流和思考对于他来说似乎是很耗费精力的一件事情。
“其实,我在画它的时候没有刻意去设计皮和根所以要说开花结果的话,应该也没有吧。”
南祝仁点头表示了然,并且和心中的猜想开始印证。
选择房树人来为一位画家测试,其实是掺杂了一些额外变量的。因为南祝仁不知道李明路会不会存在什么奇怪的绘画肌肉记忆,比如习惯性地把东西画得格外绚烂。
这种职业方面的习惯很可能会干扰结果。
但现在既然李明路处于一个极其排斥绘画的状态,而绘画出来的东西也都是不带任何设计感的纯潜意识反应。
那李明路的画家身份反而是一种帮助,因为他的绘画表达更加直观。
而现在再针对这颗树来分析——
在房树人绘画中,“树”是生命力的代表;同时,“树皮”一定程度上会反应“心理敏感性”,“树根”则指向“过去的创伤”。
这种判断方式不绝对,但是可以为南祝仁的猜测、以及之后的咨询指明方向。
同理,“房屋”也有这个作用。
南祝仁最后指向火柴人。
“他呢,这个小人有什么创作意图吗?”
“这是我,他正要出去工作。”李明路道。
“是你?”
“对。”李明路道,“这是我画的画,然后上面有个小人似乎只能是我了。”
看着那个单调且线条滑稽的格外小的小人,李明路目光有些无奈。
“那你在画里正在干什么?”
“工作,或者说正在去工作的路上。”
“我记得你是画家?是在外面有自己的画室吗?”
“不我的画室在家里。我老婆给我布置了一个画室。”
“看样子她很支持你的工作啊。”
南祝仁停了停,随后利用先前整合的信息,提出了咨询至今来第一个具有攻击性的问题:
“但既然如此——你工作的时候为什么还要离开家呢?”
话题狠狠顿住。
南祝仁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熊猫的大木屋 作品《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第96章 家庭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