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余化龙在朝廷中的权力斗争中也变得越发不择手段。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打击异己,不惜制造冤案,陷害那些对他构成威胁的官员。在他的眼中,权力就是一切,为了权力,他可以抛弃一切道德和良知。
御史大夫赵清正,为人刚正不阿,一直对余化龙的种种恶行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他决定挺身而出,弹劾余化龙,还王国一个清明的官场。于是,赵清正收集了余化龙大量的犯罪证据,写成弹劾奏章,呈递给了国王。
然而,余化龙在朝廷中早已布下了重重眼线。他得知赵清正弹劾自己的消息后,非但没有丝毫的惊慌,反而冷笑一声,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应对。他先是派人暗中威胁赵清正,让他撤回弹劾奏章,否则就将他的家人全部杀光。但赵清正不为所动,坚决要与余化龙斗争到底。
见威胁不成,余化龙便使出了更加狠毒的手段。他勾结了一些与赵清正有宿怨的官员,让他们在国王面前诬陷赵清正,说他弹劾余化龙是出于私人恩怨,是企图谋反。同时,他还伪造了一些证据,坐实了赵清正的“罪名”。
昏庸的国王在余化龙等人的蒙蔽下,竟然相信了这些谎言。他下令将赵清正满门抄斩,赵清正本人也被押赴刑场,处以极刑。临刑前,赵清正望着天空,悲愤地喊道:“余化龙,你这个奸贼,你一定会遭到报应的!玄冥王国也会因为你的恶行而走向灭亡!”然而,他的呼喊声被淹没在了人群的嘈杂声中,没有人能够拯救他和他的家人。
余化龙除掉了赵清正这个心腹大患后,更加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他的权力越来越大,几乎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朝廷中的官员们纷纷对他阿谀奉承,以求自保。而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不是被他陷害致死,就是被迫辞官归隐。
在余化龙的胡作非为下,玄冥王国的政治变得日益腐败,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朝廷的不满情绪越来越高涨。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起义军以“推翻暴政,还我公道”为口号,迅速席卷了整个王国。各地的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起义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许多城池,直逼王都。
此时的余化龙,才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王国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灾难。他惊慌失措,试图组织军队进行镇压,但士兵们早已对朝廷失去了信心,纷纷临阵倒戈。余化龙见大势已去,心中充满了悔恨和绝望。
在王都即将被起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