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大臣与北凉的往来账目,其中赫然有当今丞相的名字。就在他震惊之时,庙外传来脚步声。苏砚迅速将账本藏入怀中,却见拓跋烈推门而入,身后跟着十几个北凉武士。
“苏先生果然聪慧过人。”拓跋烈抚掌大笑,“不过这生死簿,可不是这么用的。”他抬手示意武士点亮火把,城隍庙四壁突然显现出密密麻麻的符咒。“十二时辰对应十二符咒,阴阳倒转即昼夜颠倒。”拓跋烈抽出软鞭指向墙壁,“子时属阴,可若将子时的符咒倒过来,便成了午时的阳符。”苏砚望着墙上扭曲的符咒,突然明白了什么。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苏砚在城隍庙的藻井夹层里找到了刻着“午”字的时辰铜镜。镜面倒映着他疲惫的脸,却突然闪过一抹寒光。他猛地后仰,一支箭矢擦着鼻尖钉入木梁。拓跋烈的声音从庙外传来:“苏先生,最后一题——‘人心似海,真假难辨,破局者生’。三日后,我在朱雀大街摆下擂台,若无人能破,南昭便准备迎敌吧!”
擂台搭建在朱雀大街最繁华处。三丈高的木台上,拓跋烈身后立着十二面一人高的青铜镜。苏砚混在人群中,看见王爷萧景珩坐在观礼席上,身旁坐着丞相。丞相面带微笑,眼中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拓跋烈走上擂台,声音传遍整条街道:“这十二面镜子,其中十面照出真相,两面照出虚妄。谁能找出虚妄之镜,便是破局者。”
人群骚动起来。有人跃上台去,对着镜子左看右看,却始终无法分辨。苏砚盯着镜面反射的人影,突然想起在城隍庙发现的账本。丞相与北凉勾结,这会不会是破局关键?他注意到拓跋烈的目光不时扫向观礼席,心中一动,悄悄绕到擂台后方。
在堆满杂物的角落,苏砚发现了几个装着水银的陶瓮。他舀起一勺水银仔细观察,发现其中有几瓮颜色略显浑浊。“镜以水银磨制,若掺入杂质,必现异象。”他喃喃自语。正当他准备进一步验证时,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竟是丞相的贴身侍卫。
“苏先生,丞相有请。”侍卫拔刀相向。苏砚后退几步,撞上身后的木架。陶瓮倾倒,水银洒在地上,形成一面不规则的镜子。就在这时,他瞥见自己在水银镜中的倒影——腰间玉佩的纹路与拓跋烈软鞭上的图案竟完全吻合!记忆突然翻涌,父亲临终前说过,南昭皇室与北凉王室本是同源,当年为争夺天下才分道扬镳。
“原来如此。”苏砚轻笑一声,拾起一块碎陶片划破手指,将血滴在水银镜上。奇迹发生了,水银竟开始流动,在地面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