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贞克服重重困难,历时两年,终于完成了黄河治理工程。新修的堤坝坚固无比,疏浚后的河道畅通无阻,黄河沿岸的百姓再也不用担心水患之苦。
为了感谢李新宇和张嘉贞,百姓们自发修建了许多生祠。在郑州,有一座生祠内,百姓们将李新宇和张嘉贞的画像挂在一起,尊他们为“黄河守护神”。
消息传到长安,李新宇感慨万千:“朕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看到他们安居乐业,朕便心满意足了。”
而此时的魏征阳,彻底被李新宇的治国方略所折服。他再次上书,请求辞去御史大夫之职:“陛下,老臣年迈,且见识短浅,已不堪大用。如今朝堂人才济济,老臣愿致仕还乡,给年轻人让路。”
李新宇却没有批准:“卿乃三朝老臣,德高望重。朕需要你继续留在朝堂,匡正朕的过失。至于进贤任能,朕自有主张。”
魏征阳老泪纵横,跪倒在地:“陛下如此信任老臣,老臣虽死无憾!”
时光飞逝,李新宇登基已十载。这十年间,他广纳贤才,改革吏治,平定边疆,治理水患,将大唐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长安城内,车水马龙,万邦来朝;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贸易繁荣;黄河两岸,麦浪滚滚,百姓富足。
这年中秋,李新宇在大明宫举办盛大的宴会,宴请各国使节和文武百官。宫殿内灯火辉煌,歌舞升平,西域的胡旋舞、江南的采莲曲轮番上演,美酒佳肴摆满了宴席。
李新宇举杯向群臣致意:“今日之盛景,皆赖诸位爱卿和天下贤才的努力。想当初,朕登基之时,内忧外患,百废待兴。如今,我们终于实现了‘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的理想!”
群臣纷纷起身,高呼:“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酒过三巡,李新宇将张嘉贞、张九幽、薛讷、王琚等人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来自五湖四海,出身各不相同,但都是朕的肱股之臣。朕希望,你们能继续辅佐朕,将这盛世传承下去。”
张嘉贞等人齐声答道:“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此时,魏征阳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手中捧着一卷书册:“陛下,老臣这十年来,将陛下的治国方略和诸位大臣的功绩整理成书,名曰开元新政录,望陛下过目。”
李新宇接过书册,翻开一看,只见上面详细记录了他登基以来的各项改革措施,以及张嘉贞治水、张九幽察吏、薛讷破敌等事迹。他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