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撩开轿帘一角,看着街景飞速倒退。街角的茶馆里,几个穿短打的汉子正盯着他们的马车,眼神不善。
“他们跟了一路了。”上官轩烨的声音在身旁响起,他正闭目养神,手指却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像是在计算着什么。
玄真道李长松放下轿帘,压低声音:“要不要甩掉他们?”
“不必。”上官轩烨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正好让他们看看,我们要去见谁。”
马车在御史中丞府门前停下。李大人的府邸算不上奢华,朱漆大门上的铜环有些斑驳,门楣上悬挂的“御史府”匾额,笔力刚劲,透着一股凛然正气。
门房通报后,两人被领到客厅。李大人是个年近花甲的老者,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他看了看上官轩烨,又看了看玄真道李长松,开门见山:“轩烨,你说的证据呢?”
上官轩烨将紫檀木匣放在桌上:“李大人,这里面是海州私盐案的全部证据,包括张启年与吏部尚书的往来书信。”
李大人打开木匣,翻看了几页,脸色渐渐凝重起来。他合上木匣,沉吟片刻:“此事牵连甚广,若没有确凿证据,恐怕难以撼动他们。”
“张启年本可以作为人证,可他昨夜暴毙狱中。”玄真道李长松接口道,“这背后定有黑手在操控。”
李大人叹了口气:“我知道,可没有活口,这些书证的效力就大打折扣了。”他站起身,在客厅里踱了几步,“这样吧,你们先回去,我需要时间核实这些证据。”
上官轩烨点了点头:“全凭李大人做主。”
两人告辞离开,刚走到门口,就见一个小厮匆匆跑来,在李大人耳边低语了几句。李大人脸色骤变,挥手让小厮退下,转身对上官轩烨说:“你们不能走了。”
玄真道李长松心中一紧:“李大人这是何意?”
李大人叹了口气:“刚刚接到消息,吏部尚书弹劾你们污蔑朝廷命官,圣上已经下旨,让我暂押你们二人,等候审问。”
上官轩烨脸色微变:“好快的动作。”
玄真道李长松却明白了。这是个圈套,他们刚将证据交给李大人,就被扣上了污蔑的罪名,显然是有人早就布好了局。
“李大人,”玄真道李长松上前一步,“您手中的证据足以证明我们的清白,还请大人明察。”
李大人摇了摇头:“证据?在圣旨面前,这些都不算数。”他看了看两人,“你们放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