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有熊氏的议事帐篷里,兽皮缝制的帷幔被穿堂风卷得猎猎作响,帐中央的火塘里,松木燃烧的噼啪声压不住帐内的凝重。墨玄一身玄色麻布长袍,袖口随意挽到小臂,指尖夹着半块炭笔,正弯腰在兽皮地图上勾勒——他刚用“河流走向”“平原物产”的标注,试图说服帐内众人。
“墨先生,”黄帝轩辕的声音低沉如钟,指节分明的手按在地图上“阪泉”二字处,青铜剑鞘在石地上磕出闷响,“姜石年部落占着泜水上游,我们的田垄已经半月没进水了。再谈‘互通有无’,族人就要饿肚子了。”
帐下,炎帝后裔姜石年攥紧了腰间的骨刀,兽皮甲上还沾着田间的泥土:“不是我们不肯让水!去年你们占了涿鹿的猎场,今年又要分泜水,真当我们姜姓族人好欺负?”
两边的将领立刻附和,有的拍着石案喊“打”,有的皱着眉算粮草,唯有墨玄直起身,将炭笔往火塘边一搁,指腹蹭掉指尖的炭灰:“泜水上游有三处浅滩,若凿渠引水,既能灌你们的田,也能分我们的地。至于涿鹿猎场,不如划作‘共猎区’,按月轮换,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卷叠得整齐的麻纸——这是他用仓颉新造的“纸”术改良的,上面画着简易的“梯形渠”图纸,还用炭笔标了“坡度”“流量”的符号。姜石年凑过去一看,眼神先是不屑,随即皱起眉:“这渠能让水流到下游?”
“你派十个族人,我教你们凿渠。”墨玄指尖点在图纸上的“分流口”,“三天,若水流不到你们的田,我赔你们十石粟米。”
轩辕盯着墨玄的眼睛,试图从这双总带着几分慵懒的眸子里找到虚浮——可他只看到炭笔灰沾在睫毛上的细碎,以及眼底藏着的笃定。这半年来,“墨先生”在有熊氏地界传“轮作”“堆肥”之法,让部落的粟米收成翻了一倍,连族里最固执的老巫,都要敬他三分。
“好。”轩辕终于松了口,抬手按住要反驳的将领,“就按墨先生说的办。若真能成,涿鹿猎场的事,我们再议。”
姜石年虽仍有疑虑,却也没再争执——他昨日刚收到族里传来的消息,下游的流民已经开始往阪泉聚集,再闹下去,怕是要先乱了自己的部落。
墨玄跟着姜石年出帐时,帐外的风更紧了。练兵场上,穿着兽皮的士兵正举着石斧操练,呐喊声震得远处的树林簌簌落叶子。忽然,一阵孩童的哭声从帐外的篱笆外传来,墨玄脚步一顿,循声望去——
篱笆外的土坡上,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吃西红柿的土豆 作品《喵的!这生肖谁爱争谁争》第120集:阪泉风紧·墨者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