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脸上明显的焦虑,笑道:“太子,你又何必妄自菲薄?他有他的邮电部关系网,你也有你自己的独特优势。”
“别忘了,还有我们的汽车贸易。”
太子立刻反应过来:“对对对,汽车贸易,京爷,你能从苏联弄回国多少汽车?”
秦远把书合上,正色道:“我在莫斯科与几位背景深厚的代表,成立了一家垄断伏尔加、拉达的汽车贸易联盟,往后,只要你吃得下,要多少我有多少。”
“国内现在对汽车的需求有多大,你比我清楚,这块蛋糕足够我们赚得盆满钵满。”
太子闻言,精神稍振,但秦远的话还没说完。
“不过,倒卖终非长久之计。你还有一个更长远,也更能奠定地位的选择。”
“什么选择?”太子立刻追问。
“造车。”秦远缓缓吐出两个字。
“造车?”
太子愣住了,这个词离他似乎有些遥远。
“对,造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轿车。”
秦远斩钉截铁,开始给他勾勒蓝图。
他想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不一样的种子。
一些即使他未来可能“离开”,也能继续生根发芽、改变时代的种子。
奇瑞和吉利当初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奇瑞是依靠与地方政府的紧密合作,暗中引进国外汽车生产线。
“先斩后奏”地生产出汽车,亮相市场造成既成事实后,再想办法“挂靠”上汽集团,从而获得合法身份,快速发展。
吉利则是稳扎稳打,从1994年进入摩托车行业积累,到1997年怀揣着“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梦想,毅然闯入被国企垄断的汽车行业,一路披荆斩棘,高歌猛进。
而现在,太子手握西南开发集团的资源,背靠家族的深厚根基,又即将通过“汽车联盟”掌控苏联汽车的进口渠道。
他完全是“空怀宝山而不知”!
如果他能借助销售苏联汽车的机会,快速建立起一张覆盖全国或重点区域的汽车销售网络,积累足够的资金、口碑和市场经验。
届时,完全可以凭借这张网,与一个渴望工业发展、想要政策突破的地方政府合作。
以“合资经营”或“技术合作”的名义,巧妙地绕开九十年代汽车产业的严格准入限制,引进苏联的汽车生产线和技术人才。
完全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