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皇帝的心意。
“臣妾(儿臣)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三人屈膝行礼,太后语气虽缓,却带着威严,“皇帝,哀家听说郁昭仪还关在偏殿,如今二皇子谋逆已成定局,她留在宫里始终是个隐患,不如早做处置。”
惠妃立刻附和,语气带着几分谨慎:“陛下,太后说得是。郁昭仪乃谋逆皇子之母,留在宫中恐让朝臣非议,也容易让宫里人不安。依臣妾看,不如将她送往家庙,也好全了皇家体面。”
燕妃也柔声补充:“陛下,臣妾也觉得送往家庙妥当。只是七殿下年纪还小,若知道此事,怕是会受惊——皇后娘娘刚回来,还需多安抚殿下才是。”
这话看似关心风澈,实则是在暗指风染霜顾着宫外事,忽略了儿子,也想借机提醒皇帝,风澈年幼,后宫需有“可靠”之人辅佐。
风染霜端着汤碗,指尖轻轻摩挲碗沿,语气平淡:“太后与两位妹妹的心意,臣妾明白。只是郁昭仪虽有错,却也是先帝指婚的妃嫔,处置之事需谨慎。再者,澈儿虽小,却分得清是非,前日他还问我‘二哥哥为什么做错事’,我与他说‘做错事就要受罚,但仍要念及曾经的情分’——他虽似懂非懂,却也知道‘对错’二字的分量。”
她顿了顿,继续道:“至于朝臣非议,陛下已查清郁家余党,百姓也知陛下是为了江山安稳。若此时急着处置郁昭仪,反倒显得皇家薄情。不如先将她留在偏殿,派人看管,等过些时日,朝局更稳了再做决定,也免得让澈儿觉得,皇家连一点容人之量都没有。”
慕容冷越点点头,看向太后:“母后,皇后说得对。郁昭仪的事不急,先稳住再说。如今澈儿还小,后宫之事,有皇后打理,朕很放心。”
太后握着佛珠的手顿了顿,见慕容冷越态度坚定,又看风染霜从容不迫,知道再坚持也无用,只能叹了口气:“罢了,哀家也只是担心宫里不安生。既然皇帝与皇后有主意,哀家便不再多言。”
惠妃和燕妃见太后松口,也不敢再多说,只能顺着话头点头:“陛下英明,皇后娘娘思虑周全。”
晚膳过后,风染霜迫不及待地赶往风澈的寝殿。刚走到殿门口,就见一个小小的身影扑了过来,抱着她的腿喊:“母后!你终于回来了!”
风染霜弯腰抱起儿子,鼻尖蹭了蹭他柔软的头发:“澈儿想母后了吗?”
“想!”风澈搂着她的脖子,小脸上满是欢喜,“太傅教我写了‘母后’两个字,我写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