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澈舀了一勺莲子羹,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大理寺卿遇刺了,父皇怀疑是安王旧部干的,还牵扯到了禁军统领赵烈。接下来,我要暗中调查此事。”
苏墨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赵烈掌管禁军,势力庞大,你调查他,会不会有危险?”
“危险肯定有,但为了京城的安危,我必须去做。”风澈握住苏墨的手,“不过你放心,我会小心行事。对了,明天我带你去见一个人,或许能帮上我们的忙。”
次日清晨,风澈带着苏墨来到京城的一家古玩店。古玩店老板是个中年男人,名叫沈青,曾是风澈母亲风染霜的旧部,后来隐退经商,实则是风澈安插在京城的眼线,消息极为灵通。
“小公子,您怎么来了?”沈青看到风澈,连忙将两人迎进内堂。
“沈叔,我来是想向你打听些事。”风澈开门见山,“你最近有没有听到关于赵烈的消息?比如他和哪些官员往来密切,或者有什么异常举动。”
沈青沉吟片刻,压低声音道:“说起赵烈,确实有些不对劲。半月前,他曾深夜去过一趟城外的破庙,而且每次去,都会带一个黑色的匣子,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还有,他最近和礼部尚书走得很近,两人经常在酒楼密谈。”
“礼部尚书?”风澈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礼部尚书向来中立,怎么会和赵烈勾结?
“另外,我还听说,大理寺卿遇刺前,曾派人给您送过一封信,可惜信还没送到,送信的人就失踪了。”沈青补充道。
风澈心中一动:“送信的人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征?”
“名叫林墨,二十多岁,左眉上有一道疤痕。”沈青回忆道。
风澈立刻让秦峰派人去寻找林墨的下落,自己则带着苏墨前往礼部尚书府附近探查。两人扮成商贩,在府衙对面的茶馆坐下,观察着礼部尚书府的动静。
没过多久,一辆马车从礼部尚书府驶出,驾车的人左眉上竟有一道疤痕——正是林墨!
“是他!”风澈立刻起身,对苏墨道,“你在这里等我,我去追他!”
风澈策马跟上马车,一路跟踪到城外的破庙。林墨下了马车,提着一个布包走进破庙。风澈悄悄跟了进去,躲在柱子后面,只见赵烈早已在庙中等候。
“东西带来了吗?”赵烈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
林墨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封信——正是大理寺卿写给风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