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了个眼色。侍卫会意,转身走进人群,故意提高嗓门道:“大家别信谣言!太子殿下特意从京城带了新粮过来,就在码头等着呢!”
百姓们一愣,纷纷转头看向侍卫:“真的假的?太子殿下来了?”
“当然是真的!”侍卫朗声道,“殿下知道大家担心粮食,特意请旨押送第二批粮食过来,还说要亲自监督粮仓重建,保证大家冬天有粮吃!”
人群顿时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一阵欢呼。那带头抱怨的汉子挠了挠头:“要是太子殿下亲自督阵,那俺们就放心了!”
老婆婆也笑了:“太子殿下是好人,当年俺们村遭灾,就是他带人送的救济粮。”
风澈看着人群渐渐散去,对苏墨道:“第一步成了。接下来,就看安王那边怎么反应。”
苏墨放下茶杯:“他们煽动百姓,无非是想逼殿下急着查账,好抓住把柄。我们偏不急,先把粮食的事落实,稳住民心。民心定了,他们的阴谋就少了一半助力。”
两人正说着,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书生匆匆走来,对着风澈拱手:“殿下,苏大人,码头那边传来消息,第二批粮食到了,但押送的官差说,要见到户部的文书才能卸货。”
风澈与苏墨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了然。“来了。”苏墨道,“张诚果然在粮食上做了手脚,没有文书,粮食就卸不了岸,百姓的希望落了空,怨言只会更大。”
“他以为这样就能难住我们?”风澈冷笑一声,“传我的令,让码头的侍卫先接管粮食,就说文书随后就到。另外,让人把押送官差‘请’到驿馆,好生‘招待’,别让他跑了。”
书生应下,匆匆离去。苏墨看着他的背影,道:“押送官差只是个小角色,真正关键的是那份文书。张诚既然扣着文书,肯定是想逼我们去求他,到时候就能狮子大开口。”
“求他?”风澈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我偏不。你让人去查,张诚最近跟哪个粮商走得近。他扣着朝廷的粮食,总得有地方安置,说不定早就和粮商串通好了,想趁机抬高粮价。”
苏墨点头:“我已经让人去查了,相信很快就有消息。”
果然,不到半日,去查探的人就回来了,带回一个惊人的消息:张诚的表亲最近在江南开了家粮行,囤积了大量粮食,而且价格比市价高出三成。
“证据呢?”风澈问道。
“这是从粮行账房里抄来的账本,上面记着与张诚的往来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