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不适应?”
“不会,”王玲笑着回答,“古代战术的核心是利用地形、迷惑敌人、减少伤亡,这些在现代实战中同样适用。比如‘围三缺一’,我们留的缺口不是真的让绑匪跑,而是为了让他们暴露行踪;‘暗度陈仓’利用地下管道,就是为了出其不意,打绑匪一个措手不及。而且我们结合了现代装备,比如无人机侦查、夜视仪、消音枪,能让战术执行得更顺利。”
队长也点头附和:“王玲的方案很周全,既考虑了战术的可行性,又兼顾了队员的安全。接下来几天,大家就按照这个方案训练,熟悉自己的任务和路线,争取演练时一次成功。”
接下来的几天,队员们都在紧张地训练。王玲和黑龙每天都跟着队员们一起,纠正他们的动作,讲解战术的细节。比如潜入小队在管道里训练时,王玲会告诉他们:“古代在狭窄的地方行动,讲究‘轻、快、静’,脚步要轻,速度要快,尽量不发出声音。你们在管道里走的时候,膝盖稍微弯曲,重心放低,这样既能保持平衡,又能减少脚步声。”
正面牵制小队训练喊话时,黑龙会提醒他们:“喊话的语气要坚定,不能露怯,但也不能太急躁,要像古代的谈判使者一样,既展现出实力,又给对方留有余地,让绑匪觉得‘投降还有机会’,才会放松警惕。”
转眼就到了实战演练的日子。天刚蒙蒙亮,队员们就已经集合完毕,穿着战术服,背着装备,精神抖擞地站在广场上。队长拿着对讲机,声音洪亮:“所有人注意,演练现在开始!潜入小队跟王玲走,正面牵制小队跟黑龙走,狙击手提前到位,保持通讯畅通!”
王玲带着潜入小队,很快到达了废墟的排水口。她亲自检查了队员的装备,确认每个人都带好了夜视仪和防水手电筒:“记住,管道里视线差,跟紧前面的人,不要掉队。遇到障碍物,先观察再清理,不要发出声音。”
说完,她第一个钻进排水口。管道里又黑又窄,还带着一股潮湿的霉味,打开夜视仪,绿色的画面里,管道壁上的青苔清晰可见。她按照之前侦查的路线,慢慢往前爬,身后的队员紧紧跟着,只有轻微的呼吸声和衣物摩擦的声音。
爬了大概十分钟,终于到了通风口。王玲轻轻推开通风口的格栅,往下看——地下室里一片漆黑,没有任何声音,应该还没有“绑匪”驻守。她做了个“下来”的手势,队员们依次从通风口跳下去,落地时都尽量放轻脚步。
“按照计划,人质在二楼最里面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