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由王玲带领研究海战战术,另一组由赵阳带领完善巷战战术。王玲带着林薇和陈凯,去了邻市的海军基地调研。站在海边的码头,看着停泊的军舰,林薇兴奋地说:“古代的战船虽然没有现代军舰先进,但阵型战术很有借鉴意义。筹海图编里提到的‘鸳鸯阵’,战船两两一组,互相掩护,既能进攻又能防御,咱们可以用在现代的小型舰艇协同作战里。”
海军基地的教官听完,忍不住点头:“这个思路可行!现代小型舰艇在近海作战时,容易受到敌方快艇的袭击,如果采用‘两两协同’的阵型,一艘舰艇负责吸引火力,另一艘负责迂回攻击,能大大提高作战效率。你们还研究了古代的火攻战术,能不能用在现代海战里?”
“当然可以!”王玲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方案,“古代的火攻是用火箭和火船,现代可以改成***和无人机。比如在海战中,先用无人机携带***攻击敌方舰艇的甲板,破坏他们的武器系统,再派舰艇迂回包抄,发起进攻。而且古代火攻讲究‘顺风放火’,现代海战中,我们可以通过气象卫星监测风向和洋流,选择最佳的进攻时机,提高火攻的成功率。”
教官接过方案翻了几页,眼里满是赞赏:“你们的方案考虑得太周全了!下周我们基地有一场近海防御演练,要不要一起参加?正好测试一下你们的海战战术。”王玲立刻答应:“太好了!我们回去后就准备,到时候派队员配合你们的演练。”
回到基地,王玲立刻召集小组开会,安排海战演练的准备工作。林薇负责整理古代海战阵型的详细资料,标注出适合现代舰艇的协同方法;陈凯负责和海军基地对接,获取演练场地的海图和气象数据,用vr设备模拟演练场景;赵阳则挑选了几名动作灵活的队员,培训他们使用***和无人机,确保在演练中能准确执行火攻战术。
与此同时,巷战战术的研究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赵阳带着队员在模拟巷战场地反复训练,调整格斗动作和信号系统。林薇则整理出了巷战的“伏击战术手册”,里面详细写了在十字路口、小巷拐角和楼道设置埋伏的方法,比如在十字路口的商铺二楼布置狙击手,用窗帘遮挡身体,只露出枪口;在小巷拐角的垃圾桶后面放***,等“敌人”被烟雾干扰时,从两侧冲出制伏;在楼道的台阶上设置绊索,绊倒“敌人”后再发起进攻。
一周后,王玲带着队员去了海军基地参加近海防御演练。演练场地设在一片近海海域,模拟敌方快艇袭击我方港口。按照王玲设计的战术,海军基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