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把时文的写作方法整理一下,那时是不是依然可以让我提前散学?
朱浩现在很忙,要搞“事业”,就是他的那些研究,还要把研究出来的成果变现,让朱娘发展出新产业,还有戏班的事也要兼顾一下。
总之他现在很忙,读书是要读的,但也要有足够的时间用在自己的事情上。
唐寅感慨道:“你小子,真不知你背后高人到底是何人……现在你回到城里,也安定下来了,是不是该带我去拜访一下?”
朱浩笑嘻嘻道:“有机会,一定带你去。”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你不都见到了?还用得着拜访?来,有什么崇拜的话直接跟我说就行,我受着便是。
唐寅将要进内院前,突然想到什么,好奇地问道:“你每日提早回去,不会是为了见……”
话没说完,但意思明显。
难怪你小子要提前散学离开王府,嘴上说是路远要早点回家,其实是去见你背后的高人吧?
想想也对,我现在教的,都是那人教给你,然后你再教给我,被你玩剩下的东西,你在课堂上肯定不想再听,自然会去学一点新东西……
朱浩这时候只能装糊涂了:“陆先生该知晓,人都有求知欲,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唐寅一听,得,就是那么回事,这小子不想当我的弟子……人家有高人教导,干嘛要屈就在我这儿呢?
感情只是把我当幌子啊!
也不知是什么绝世高人,安陆本地有这样的大贤吗?又或者是这小子虚构出来的?可他的学问自何而来?
脑袋里很多问号,唐寅想不明白也就不去想了。
……
……
朱浩中午回寝室拿教案,没去饭堂。
一顿不吃,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下午回家后多吃点就行。
从住宿生变成走读生,再从唐寅那儿获得一定自由,他感觉自己发挥能力的空间显著提高,再加上袁宗皋都说了,现在不但朱家,连林百户都开始往兴王府靠拢,那自己也不用背负什么调查王府内情的任务了。
是该好好谋划自己的事。
中午朱浩试着出王府,果然王府的人对他毫无阻拦,好像这里是他想来就来想去就去的地方。
到戏班租住的院子见到于三。
此时戏班回到安陆后没有重新演出的计划,因为瘟疫盛行,本地文化娱乐市场一片惨淡。
“东家,这开销……有点大啊。”
于三这次回来虽说要成亲,但看样子要到黄道吉日还得等个几日,天天都在戏班晃悠,看到兜里的钱越来越少,有些心烦气躁。
朱浩道:“没事,钱不够了找我拿……先教他们几出戏,你去把关家父子叫来,回头我想让他们演几出武戏。”
于三面带迟疑:“他们刚进戏班,台子都还没上过,就教他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