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快他眼中的迷茫变成了坚定,用力地点了点头。
随后林笙站起身。
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现在,每个人,都把接下来我说的这套最简短的交流暗号给我死死地记在脑子里!”
他的表情无比严肃。
“本来,我不想用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
“但吴宇还需要更多的锻炼,去学会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指挥。”
“所以,为了不在今天的团队赛上被对面剃个光头,我们就先用这种方式应急。”
他深吸一口气。
目光扫过每一位队员。
“接下来,所有人,仔细听吴宇的口令!”
“这些口令都很简单,就是一个词,或者一个数字,但是它们可以互相组合,千变万化。”
“所有人,用你们最快的速度去适应!”
其实,这一套口令。
林笙之前就和吴宇一起私下编排好了。
这本就是一套备用方案。
就是为了用这种取巧的方式。
让他能先适应指挥官这个角色。
建立自信。
本来。
他想让吴宇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表达尽快适应指挥。
但是现在看来。
面对这种业余级的比赛,他都做不到。
那么短时间内让他去适应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这套口令的逻辑很简单。
就是将复杂的战术意图,拆解成一个个最基础的行动单位。
再用简单的数字、颜色、方位词进行排列组合。
形成特定的指令。
比如。
“红色,三点,豹袭”。
就代表“尼娜,向三点钟方向,使用豹袭战术突击”。
“蓝色,后撤,b点集结”。
则代表“所有人,向b点位后撤集结”。
这种指令方式很高效。
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核心的信息。
但它的局限性也很大。
仅仅限于在这种节奏相对较慢的业余比赛中能起到奇效。
在瞬息万变的职业赛场上,这种简单预设好的指令。
是完全无法囊括千变万化的战局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泉隼 作品《我只是被终身禁赛了,不是退役了》第53章 投机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