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
朱不二干咳了一声,像是要将被人看穿的窘迫给咳出去。
他背着手,在这间不算大的屋子里踱起了步:“老子是来收账的。”
他梗着脖子,声音却虚了几分。
钱,有时候不是钱,是脸面。
是人活在这世上,最后一件能穿在身上的衣裳。
“这小子,在老子的地盘上,吃喝拉撒睡,哪一样不要钱?老子是开善堂的?”
他说着,像模像样从怀里摸出一个算盘,噼里啪啦一通乱拨。
算盘珠子响得像一场急雨。
“衣食住行,三百七十二贯。汤药钱另算。金疮药,上等货色,一瓶五十贯,他用了三瓶,便是一百五十贯。还有”
他的目光,若有似无地飘向了那个低着头,揪着衣角,大气也不敢喘的杏娃儿身上。
“这丫头片子,那一身行头,从里到外,从头到脚,一针一线,都是老子花真金白银置办的。零零总总,又是一千贯。”
他将算盘往桌上重重一拍。
“总共三百七十万零二十二贯。今儿个,老子就坐这儿了。拿不出钱,这小子,还有这丫头,就都给老子扔回死门里头去,自生自灭。”
他说得恶形恶状,像个催命的阎王。
可那双绿豆眼里,却连半分真正的杀气都瞧不见,只剩下色厉内荏的虚张声势。
杏娃儿的脸,一下子白了。
三百七十万零二十二贯。
那是个什么数目?
一定很大。
杀一个人才一千贯。
把她和九哥,连带着他们村子所有人都卖了,也凑不齐这么一笔天文数字。
她的身子晃了晃,几乎要站立不稳。
一只手不轻不重地扶住了她的胳膊。
是沈寄欢。
“苦行大人,您这账,算得未免也太清了些。”
沈寄欢的声音不疾不徐,听起来像是在讲价:“九爷如今是无常使,替寺里办事。这笔开销,照理说,本就该从公账上走。您这么算,怕是有些不合规矩吧?”
两个人都刻意没去提那个免掉一切开销的苦窑铁令。
像是在唱一场大戏。
“规矩?”
朱不二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嗤笑一声,“在这苦窑里,老子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