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弟兄,要团结,要关心,但也要讲清楚我们独立旅的规矩!谁敢在这个时候闹事、抢掠百姓、动摇军心,无论原先是哪部分的,一律军法从事!”
命令迅速传达。很快,在独立旅队伍的外围,设立了几个简单的收容点。政工干部和战士们大声呼喊着:“过来登记!有吃的,有组织,一起走!”
消息像野火般在溃兵中传开。越来越多的人涌向独立旅。从最初的几十人,到几百人,再到上千人。番号五花八门:中央军嫡系、地方杂牌、保安团、甚至还有几个海军陆战队的士兵。
编制完全打乱了。王林和王光道、钟光邦等人商量后,果断决定:打破原建制,进行混编!
他们将收容来的散兵,以连、排为单位,与独立旅原有的老骨干进行混合编组。原独立旅的连长,可能现在要带一个排的老兵和两个排的收容兵;原独立旅的排长,手下可能多了十几个其他部队来的班长、老兵油子。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不同部队的作风、习惯不同,难免有摩擦。有些军官架子放不下,有些兵痞恶习难改。但独立旅的老红军骨干们,此刻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他们以身作则,吃苦在前,公平待人,用长征路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宝贵经验,耐心细致地做工作。
王林更是将他那神秘的系统能力(活点地图promax)发挥到了极致。他精准辨识每个人内心的忠奸(敌我顽显示不同),让他总能提前察觉到哪些混编单位可能出问题,哪些兵需要特别关注。他会适时地出现在那些队伍里,有时只是拍拍士兵的肩膀,问一句“哪里人?跟着我们,一定能活下去,将来一起打回去!”,有时则需严厉处置个别煽动闹事、抢劫百姓的兵痞,以儆效尤。
他的存在,他那冷静如磐石的目光,以及早已传开的“虎旅旅长”的威名(尤其是敌后击毙日军中将的传奇已被悄悄流传),无形中震慑着队伍,也凝聚着人心。
一路上,他们也确实如王林所说,不断“接收”着溃退友军遗弃的辎重。得益于林火旺出色的后勤组织能力,独立旅在各防守点和撤退沿途搜集到大量被遗弃的粮食、被服和各类物资,使得部队在基本生活保障上并不匮乏。有时是几辆陷在泥坑里被抛弃的卡车,上面装着整车的粮食或被服;有时是某个仓促撤离的补给点留下的大量物资;甚至有时,还能发现一些完好无损的轻重机枪、迫击炮——尽管配套的弹药往往所剩无几。林火旺带领的后勤人员眼睛发亮地将一切有用的物资收集起来,精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爱洋芋 作品《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第98章 溃潮孤礁 收残聚散向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