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旁的军令部长徐永昌补充道:“目前北岸虽有于学忠、冯治安、张自忠等部节节抵抗,但战线漫长,急需一支有力部队填充关键防区,稳固防线,尤其需要一支能打硬仗、擅机动防御的劲旅,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堵漏填缺。”
蒋介石缓缓转过身,面色阴沉:“有力部队?预备队?如今哪里还有什么完整的有力部队!淞沪、徐州两场大战,精华损耗殆尽!”他提到这两个名字时,明显带着不快,但随即压下情绪,“你们有何具体建议?哪个部队可以即刻调动,担当此任?”
会议室一时陷入沉默。武汉周围的部队番号虽多,但大多是新补之师或历经苦战亟待休整,真正能称得上“劲旅”且相对完整的,屈指可数。
这时,一直沉默的军政部副部长、武汉卫戍总司令兼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扶了扶眼镜,上前一步,声音清晰而沉稳:“委座,诸位,职部倒有一支队伍,或可考量。”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陈诚身上。
“讲。”蒋介石示意。
“便是现驻于皖东滁县、来安、天长一带休整的暂编第139师。”陈诚语出惊人。
“139师?王林那个师?”何应钦微微皱眉,“辞修(陈诚字),此师确能打,徐州南线阻敌、尤其是后来袭扰津浦线,战果颇彰。但其部成分复杂,根源终究是那边的人。且其刚在江北站稳脚跟,正大肆扩张,此时将其调离”
陈诚打断何应钦,语气转为严肃:“正因为其能打,才应用在刀刃上!武汉安危,重于一切!目前北岸防线,缺的就是这样一支战术灵活、作风顽强的部队。观其此前作战,极擅利用地形进行机动防御和袭扰,正适合填补北岸丘陵水网地带的防御空隙。此其一。”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几分,却更显锐利:“其二,正如敬之兄(何应钦字)所言,此师在滁县一带休整扩编,声势日盛。据报,其不仅在军事上清剿日伪、控制乡村,更在政治上广泛发动群众,建立组织,推行其政令。来安、天长、盱眙、高邮四县之地,几成其‘熟地’。若再任其发展下去,恐非国家之福。此番借武汉保卫战之机,将其调至北岸正面战场,一则可增强防御,二则亦可借此削其根基,免生尾大不掉之患。此为釜底抽薪之策。”
陈诚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一块石头,在会议室里激起层层波澜。何应钦、徐永昌等人面露沉吟,显然都听懂了陈诚的弦外之音。
蒋介石的目光闪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爱洋芋 作品《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第132章 武汉阴云 江北移防启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