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武汉阴云江北移防启新程
台儿庄大捷后,蒋介石政府希望“乘胜扩大战果”,向徐州地区增加了兵力(约20个师至45万人),试图稳定战线。但当察觉日军更大合围企图后,5月15日决定放弃徐州,命令第五战区部队分五路向豫、皖、鄂地区突围。李宗仁指挥部队,利用豫东、皖北的麦田青纱帐和夜间行军,成功跳出了日军包围圈
1938年6月15日,日本御前会议正式决定实施攻占武汉的作战。6月中旬至7月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和完善了武汉保卫战的作战计划,具体作战方针是:在武汉外围布置主力军,利用鄱阳湖和大别山以及长江两岸丘陵湖沼等有利地形进行持久战。
在徐州失守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增强指挥机构与作战能力,决定调整作战序列,于1938年6月中旬新编第9战区。同时决定以第5、第9两个战区所属部队保卫武汉。各兵团部队自6月开始分别利用鄱阳湖、大别山脉等天然屏障,组织防御,保卫武汉。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六月中旬,武汉。
长江的闷湿气息裹挟着山城特有的燥热,弥漫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临时所在的建筑群间。即便已是傍晚,蝉鸣依旧声嘶力竭,仿佛预感到一场更大风暴的临近。会议室内,电风扇徒劳地搅动着凝滞的空气,巨大的军事地图铺满了整面墙壁,上面密布的红蓝箭头与标注,昭示着这座临时首都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蒋介石身着夏季薄呢军装,背对着众人,目光死死盯着地图上江淮与武汉之间的广袤区域。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哒哒声,显示出内心的焦灼与权衡。
“委座,”军政部长何应钦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拿着一份刚汇总的情报,语气凝重,“日军华中派遣军主力虽在徐州会战后进行休整补充,但其战略意图已愈发明显。畑俊六将其指挥部前推至合肥,第2军(东久迩宫稔彦王)所辖第3、第10、第13、第16师团等部正在皖西、豫南地区频繁调动,其先头部队已与我在大别山北麓前沿警戒部队发生交火。所有迹象表明,其兵锋直指武汉。北路日军,沿大别山北麓西进,企图经六安、固始、潢川,突破信阳,沿平汉线南下,从北面威胁武汉,此路尤为凶险。”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我军在北岸,自第五战区主力转移后,防御纵深不足,兵力尤显薄弱。李德邻(李宗仁)虽竭力布置,然可用之兵捉襟见肘。北岸门户若开,武汉危矣。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爱洋芋 作品《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第132章 武汉阴云 江北移防启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