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十月上旬,合肥(古称庐州)。
晨曦微露,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但城头已然变换大王旗。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被重新升起,飘扬在原本悬挂日军膏药旗的德胜门、威武门等城楼上,宣告着这座安徽省会重镇的光复。城内零星的枪声是139师肃清残敌、搜捕隐匿日伪人员的最后行动,大局已定。
街道上,139师的战士们虽面带疲惫,却军容整肃,警惕地巡逻着。后勤保障团的官兵们则在林火旺的指挥下,如同高效的工蚁,仍在紧张地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重要的军械物资、药品、通讯器材已被优先装车或由骡马驮运,集中于几处重要仓库和院落,由重兵看守;部分不易携带的重型装备和缴获的日军文件档案也在分类整理。
临时师部设在了原日军第2军前进指挥部所在的大院。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激战,墙壁上弹痕累累,但通讯线路已被迅速修复利用起来。
王林站在一张铺满地图和文件的宽大木桌前,脸上虽带着一夜激战后的疲惫,眼中却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窗外偶尔传来零星的枪声和部队调动的声音,空气中还弥漫着硝烟和消毒水混杂的气味。
林火旺拿着一叠刚刚汇总的清单,快步走进指挥部,脸上难掩兴奋之色:
“师长、政委,初步清点完毕了!”
王林抬头:“说。”
“是!”林火旺展开清单,语速快而清晰:
一、武器装备类:
75mm山炮52门,还未使用,只有试炼痕迹;
105mm榴弹炮16门;
150mm重榴弹炮12门;
三八式步枪约8000支;
歪把子轻机枪850挺;
九二式重机枪320挺;
掷弹筒1200具;
弹药基数充足,初步估计子弹超过500万发,炮弹超过10000发;
崭新电台50台;
另有军刀、手枪、望远镜等零星装备不计其数。
二、粮秣被服类:
大米、面粉约40万斤;
罐头食品3000余箱;
军服、大衣、军靴等被服物资足以装备10万人;
柴油、汽油2000余桶;
骡马3000余匹,卡车120辆。
三、医疗物资类: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爱洋芋 作品《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第145章 庐州易帜 虎帅分兵布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