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在衣袍中写下了‘魂炯炯而升天,愿为厉鬼。气英英而坠地,期待来生’之句鼓励自己。
到达南京后,巡抚土国宝要求杨廷枢投降,杨廷枢大吼‘砍头事小,薙头事大。’随后被土国宝命手下提督巴某以利刃剖腹而死,头颅被悬在南京永安桥上示众。
他留下的那件写满绝命字的五品文官血袍,一直是杨家珍宝,据说辛亥之后杨家还拿出来让人展览过。
钱大昭叹息了几声,眼角隐隐有泪水溢出,他拿出另一张白帛布,也铺到桥上。
“我岂不知皋里先生,这原本就有为他所留,你且来写。”
小学童大喜,当即上前手书杨廷枢决死之句,魂炯炯而升天,愿为厉鬼。气英英而坠地,期待来生,于白帛布上。
钱大昭看这小学童更顺眼了,不但是忠臣之后,还有一腔热血,“果然陛下说,少年一代,才是未来,我原本不懂,现在总算明白了。”
钱大昭感慨的说道,要是一个成年人在这,肯定会因为各种顾虑,大概率不会在他的白布上写字。
也只有少年人,他们最具热情,最是热血,更愿意为了心中的理想去与黑暗作斗争。
当然,也最容易被人欺骗利用。
钱大昭看小学童写完,自己则在第二面上写,‘何人尚知徐文靖?’
第三面上写,‘哪出烟波有白头?’
所谓白头,就是苏州人吴昜组建的白头军,此人是崇祯十六年进士,清兵南下之后,吴昜与同邑举人孙兆奎,诸生沈自駉、沈自徵、沈自炳兄弟等组建白头军出入太湖,沉重打击清军。
最后兵败时,吴昜之父亲、妻子和两个儿女与孙兆奎的妻女十余人一同投水殉国,沈氏兄弟尽皆战死。
吴昜继续从事反清活动,后被奸人出卖,殉国于杭州。
如果说徐汧父子和杨廷枢是苏州的文胆,吴昜这样一个进士出身,亲自组织军队抵抗,还颇有战功的,就是苏州的武魂了。
钱大昭写完此三白帛布,就把它立在虎丘新塘桥上,两个大汉侍卫换上携带的凤翅兜鍪、山纹甲,威风凛凛的钱大昭身边护卫。
钱大昭手持招魂蟠,在新塘桥上大洒纸钱,泪如雨下,高呼:‘魂兮归来,魂兮归来,不屈之诸公,且看今朝!’
旭日初升,金甲武士面西背东,阳光照在他们背后,让两人宛若神将临凡。
清风吹拂,招魂蟠随风不断飞舞,满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