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接触过儒学的日本人,竟然一眼就看出了中土儒学自宋开始,就走向了保守、内卷、瘸腿的小路。
随后,在山鹿素行的推崇下,日本全国兴起了学古儒的狂潮,然后,他们把尊王攘夷的思想,给挖了出来。
你特么的,还真去考古啊,大爷的!
而尊王攘夷的思想,与德川幕府维护统治的要求,又相当契合。
于是,幕府又开始主动赞助山鹿素行,让他把尊王攘夷解释为,(德川家)尊崇天皇(就任征夷大将军,替天皇)攘除外夷,安定国家,实乃武者栋梁,国不可缺。
而得到支持的山鹿素行进一步完整学说,他把士农工商四等级的士,从士大夫理解为捍卫国家、捍卫人伦道德的卫士。
而这些卫士,正是武士阶层。
当农工商有害国家,有悖人伦的时候,武士阶层就必须履行职责,进行惩罚,甚至天诛国贼。
而要确保武士阶层有处罚的能力,武士就要文武并重,能以德服人的时候,就以德服人,如果以德不能服人,那就要以(武)德服人。
山鹿素行认为,不能挟武士之刃,居合服人的,就不配称为武士。
看见了吧,后世所见的日本武士精神,实际上历史很短。
到了朱舜水引路,山鹿素行完成理论建设,德川家以政权在物质上支持后,才形成咱们后世认识的所谓武士道精神。
同时,山鹿素行还认为,中土沦陷,华夷颠倒,日本接受儒学之后,那么中华之华,自然就转移到了日本。
自此在日本,形成了影响后世非常大的日本中华论和日本中心论。
这一套理论怎么说呢,不够完美,有点偏狭,但是挺好用,跟后世起点书友认为的儒学,非常相似。
不过这一套理论搞了几十年,就被把它捧起来的德川幕府,狠狠给打压了。
原因在于,德川幕府逐渐安稳之后,无法为下级武士提供更多的施展才华的平台。
这些武士们学了拔刀砍人和以德服人的本领,最后还是只能做一个穷鬼,这让自认为是统治阶层的他们非常不满。
渐渐地,尊王攘夷被解释为:(武士们)尊崇天皇,(替天皇)攘除(僭主窃权)的(征)夷(大将军)。
好家伙,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儒学了,必须要出重拳,甲贺组,杀给给!
于是,在德川幕府的打击下,这一派的尊王攘夷思想只能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