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确实可以凭借协同的意识,主动地、局部地“定义”现实规则!
“这这就是‘秩序利刃’的雏形”凯恩凝视着实验数据,能量态中闪烁着希望与警惕交织的光芒。力量已然显现,但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它,仍是未知领域。
与此同时,哈桑带领的另一个小组,正全力尝试与“寂灭回响”建立更深层的连接。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的观察和微弱的共鸣,而是开始主动地、有策略地“喂养”它——持续地向其传递经过精心筛选和强化的“共识涟漪”模式,特别是那些蕴含着韧性、包容性与创造性协同原则的部分。
过程如同引导一个庞大而破碎的梦境。哈桑的象征感知力全力展开,细腻地捕捉着“寂灭回响”那混沌痛苦之海中的每一丝细微变化,调整着输送“养料”的频率和强度。
它在学习哈桑传递回信息,带着疲惫与兴奋,虽然缓慢,但它确实在模仿甚至开始‘渴望’这种有序的共鸣。那痛苦的漩涡中心,似乎正在形成一个小小的、相对稳定的‘核’
这个“核”的形成,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通过这个逐渐稳定的连接点,“寂灭回响”内部一些被痛苦淹没的、破碎的记忆碎片,开始偶尔随着共鸣反馈回来。
这些碎片光怪陆离,充满了非人的视角和难以理解的感官信息,但经过奥米茄导师团队的艰难解读,逐渐拼凑出一些关于那场古老撕裂悲剧的、第一手的模糊景象:
光辉太刺眼想要理解全部然后裂开了不是爆炸是‘意义’的崩塌‘我’变成了‘非我’
‘宁静’它不痛苦它只是计算吞噬同化把它不理解的都抹去
之前有‘声音’来自‘上面’指引维护但‘声音’消失了很久很久然后错误累积孤独
这些碎片似乎证实了之前的某些猜测:这个古老存在曾接受过来自“上层”(很可能是建造者或其管理系统)的指引,但在被遗弃般的漫长岁月后,最终因试图理解某种超越其承载极限的“全部”而崩溃,分裂成了追求绝对理性(宁静基底)和陷入绝对痛苦(寂灭回响)的两个极端。
而这些信息中,最令人心悸的,是偶尔一闪而过的、关于银晕断层带的零星记忆片段——并非后来的“深渊看守”或“挖掘者”,而是更早时期,那个古老存在还完整时,对那片区域的感知:
那里的‘规则’天生就有‘病’需要被‘隔离’被‘看守’不然‘病’会扩散
‘挖掘’不是攻击是‘治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