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的声音像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鸡,“大姐,你刚回来,哪来的钱买自行车?”
他这一嗓子,如同在平静的胡同里扔了块石头,瞬间把几个正在家门口唠嗑的邻居都吸引了过来。
“啥?苏叶买车了?”
“自行车?!真的假的?”
“哎哟,清北大学就是不一样啊,刚上班就配车了?”
邻居们七嘴八舌地围过来,好奇地打量着阮苏叶那辆破旧但功能齐全的二八大杠。
这可是自行车啊。“三大件”之一!阮家总共才两辆,还是阮家人省吃俭用好几年才置办下的。
阮母听到动静也冲了出来,看到阮苏叶屁股底下的自行车,眼睛都直了,心猛地一抽。
阮苏叶看着瞬间围拢过来的家人和邻居,一脸坦然。
她利落地翻身下车,在阮母和阮建业灼灼的目光注视下,伸手把军大衣口袋整个翻了出来。
空空如也。
“喏,大西北存的,”她连兜内衬都翻了出来,语气是“看吧,真没了”的无奈,“通通花光了。”
阮母看着那翻出来的空口袋,又看看那辆虽然旧但确实是自行车的家伙什,一口气差点没上来,只觉得眼前发黑,心口堵得慌。
大西北存的?就凭她昨天那饿死鬼投胎的吃相,在乡下能存下钱?还存够买自行车的钱?!一辆自行车二手的也要八十一百。
骗鬼呢!
阮母憋屈得差点吐血,指着自行车的手指都在哆嗦:“你你你”
你了半天,也没“你”出个所以然。总不能当着邻居的面把“偷车”的怀疑喊出来吧?
不过,阮母这人还真猜的还真准,阮苏叶怎么可能存的住钱?
原主倒是勤快节省,可大西北那地,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存不了十块钱,再卷也没用。
倒是阮苏叶,靠着那一篇文章,上了十几家报社,都给她寄来不少的稿费,再加上上面领导给予她指出问题的奖励。
零零散散二百多。
只不过,阮苏叶很能吃,多亏小圆脸,衣上没花多少,才能在黑市买不少吃的。
空间里还有时间的个冻梨、几块柿饼、一小包炒栗子,只是这些“存粮”估计活到明天。
阮母苦口婆心:“苏叶啊,不是妈说你,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自行车是多金贵的东西?家里又不是没有,你四弟那辆,你要用说一声不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