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得像墨泼过一般,唯有李纲书房的油灯还倔强地亮着,在窗纸上投下一个伏案的、孤直的剪影。
窗棂被寒风撞开了一条缝,雪花打着旋卷进来,落在李纲奋笔疾书的手背上,冰凉一片,他却浑然不觉。
笔尖在粗纸上飞快移动,墨迹淋漓,全是刀兵、城防、粮秣、军心——御戎五策。每个字都像砸在纸上,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吱呀”一声微响,门被轻轻推开。
妻子张氏端着一碗滚烫的姜茶,看着丈夫被寒风吹得发僵的背影,心头猛地一酸。
她默默走过去,先把那扇透风的窗用力合上,插好木销,隔绝了外面呜咽的风雪,这才把茶碗轻轻放在堆满卷宗的书案一角。
“伯纪”她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忧虑和疲惫,在这深夜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夜深了,寒气重,喝口热的暖暖身子吧。”她瞥见案头那墨迹未干的字句,“抗金”、“击退”,张氏的心瞬间揪紧了。
李纲抬起头接过茶碗,暖意顺着手心蔓延开一点点。
“有劳夫人了。”
张氏的目光没有离开那些力透纸背的文字,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能忍住:“伯纪,我是个妇道人家,朝廷大事原不该多嘴。”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可朝中位高权重的相公们何其多?枢密使、太宰、少宰他们哪个不比你这太常少卿位尊权重?为何偏偏是你要这般跳出来,一力主战?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道理,连我这深宅妇人都懂,你饱读诗书,历经世事,难道就不明白吗?”
她看着丈夫熬得通红的眼睛,语气里既有心疼,也有不解,更有深深的恐惧。
李纲放下茶碗,碗底在案上轻轻一磕。
望着妻子忧心如焚的面容,长长叹了口气,眼神却异常平静,没有一丝动摇。
“夫人,为夫并非不明白。”他的声音低沉却异常清晰,“明哲保身,趋利避害,官场沉浮的规矩,我何尝不知?只是”
他伸出手,轻轻抚过那些写在粗糙纸上的字迹,“只是这滔天的危机已然压到眼前了!金虏铁蹄即将踏过黄河,汴梁城百万生灵悬于一线!这等关头,总要有人站出来扛!
若人人都只顾着‘出头的椽子先烂’,都只想着随大流保全自己,或是嘴上喊着忠君爱国,背地里却盘算着如何装模作样、敷衍塞责那这大宋的江山,这汴梁城的百姓,又指望谁?”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畅想天下 作品《人在靖康,开局唤醒赵云英灵》第三十五章各有稻粱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