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那叹息声里有无尽的遗憾和悲愤:‘王介甫啊王介甫,当年我们共谋民不加赋而国用饶、重塑士人精神的志向,何以,何以竟走到了这般田地?嗬嗬’
他凄凉地笑着,如今太学中那些所谓的新学门徒,又有几个敢堂堂正正说出自己是介甫兄的门生?人人讳莫如深!曾经的雄心壮志,欲改天换地的万丈豪情,终究终究被这世道碾成了尘埃!”
李纲闭上眼,还能感受到老人手上传来的冰凉和绝望的颤抖:“吕公最后对我说:‘天下已到了倒悬之际!未来如何就看你们这一代人的脊梁能不能挺直了!’说完,他便颤颤巍巍地走回他那破败的小院,口中还在喃喃念叨着那些故人的名字,介甫、子厚(章惇)。”
书房里一片死寂,只有灯芯燃烧的噼啪声。
张氏早已听得泪流满面,为那位晚景凄凉的老臣,也为丈夫此刻背负的沉重。
李纲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夫人,我李纲出身邵武李家,父亲官至龙图阁待制,一生清廉刚直,曾浴血延安抵御夏人入侵!
李家家训便是忠孝节义!自幼诵读圣贤书,深知家国一体!我年少时便崇敬唐代死守睢阳的张巡、许远,仰慕本朝范仲淹公戍边抗夏、忧乐天下的风骨!他们是文死谏,武死战的千古表率!”
他带着一种压抑已久的愤怒和洞察:“如今这汴梁城,这大宋朝堂最大的危机是什么?不是金虏铁骑!是人心丧乱!是风气大坏!仁义道德、圣贤经义,在这些豺狼眼里,早已没了底线!他们可以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富贵,毫无顾忌地把大宋的江山社稷、百万黎民当作礼物,拱手送给金人!”
李纲一拳重重砸在桌案上,墨汁飞溅,“可笑白时中、李邦彦之流!整天把澶渊之盟挂在嘴边,妄想靠花钱买平安!他们懂什么?
澶渊之盟,那是真宗皇帝在寇莱公(寇准)力主下,亲临澶州督战,我军射杀了辽国大将萧挞凛,挫了辽军锐气,双方旗鼓相当之下才缔结的和约!是打出来的盟约!不是摇尾乞求得来的!如今我大宋从未与金人真正交锋过,连一场像样的防御战都没打过,哪里来的资格奢望什么盟约!”
“那李邦彦不过是个商贾之子,他说的什么?保富贵比保国家重要!这就是他们的真面目!整个朝廷内外,多少所谓的文人雅士,沉溺于书画、奇花异物,追求那虚无缥缈的丰亨豫大!
李邦彦、高俅等贼自称‘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他们怕什么?怕的是金人打破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畅想天下 作品《人在靖康,开局唤醒赵云英灵》第三十五章各有稻粱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