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来。
崔婉笑笑伸手,才看到道袍底下压着前些日子“开炉节”上的彩头---那一篮兰香炭块。
手间略迟疑,没做声,递与丫鬟拿去一旁柜子收着了。
杂事妥当,天色已暮,晚间依着谢老夫人的话,不往前院去,就在崔婉院里用过膳,停云早早躺到了床上。
新炭在铜盆里燃的哔哔啵啵,外头风声时而呜呜,时而呼呼。
她不记得自己几时睡着,只在翻身的时候突然惊醒。
转而劫后余生感叹是在宽床上,若在观子里,定是要掉地上的。
第二日午后,曹嫲嫲领了一个年岁稍大的婆子和两个十七八丫鬟进来。
道是“婆子是庄上户,丫鬟是往日买的,都是死役。
那头老夫人已过了眼,云娘子若看的顺眼,就留着使。”
今日雪虽停,但积雪未化,院里不好走动,停云和纤云一处,都在崔婉房里围着敲枣磨。
以前山上也玩,鲜枣三枚,一只横切去半露出枣核,用三支竹签插于剩余枣肉上成三足鼎立。
再将细竹篾两端各安一枚红枣,置于枣核尖上,通过平衡推动竹篾使其旋转如磨盘。
也不知谢府里头,如何腊月还有鲜枣,细长条,大小如成人拇指,正适合做枣磨玩。
她哪里有个看的顺眼和不顺眼,全凭崔婉说好,便跟着叫那妇人陈嫲嫲。
至于底下两个女使,叫什么都了得,自个儿挑吧。
崔婉在一旁含笑看着并不言语,等曹嫲嫲引导停云赐了茶,就算正式做了主仆了,至于身契文书,概是给崔婉收着的。
临近晚间,谢老夫人再来人传话,说是“今夜正经一道儿用个膳,便是一家子了。”
崔婉领着两个姐儿去到院子里,谢家三个儿子已在房中陪祖母叙话。
大儿谢承字元启,年十五,二儿谢尹字元仲,年十三,小儿谢予字元赋刚过了十岁生辰不久。
几人听见底下传母亲过来,齐出门相迎问了安,目光又往停云身上打量。
谢予年岁最小少有禁忌,偏着身子道:“这是祖母说的四妹妹?”
不等回答便去逗纤云道:“那你可得往下排,以后更难跟着我们了。”
“谁说的,我早晚要和你们一般大的!”纤云跺脚道。
“是了,咱们这就有两个云儿,你们做兄长的,断不能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