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言辞隐晦、论点超前而茫然不解,或只当是普通的财经预测一扫而过。
但是,在某些有心人眼中,这篇评论是吹响集结号角前的一道重要确认信号。
“张经理,消息源可靠吗?能查到买家背景吗?”
“非常模糊!买单分散在几个不同的本地券商公司,手法很隐蔽,但力度和一致性绝非散户所为。我们内部也在紧急排查。
陈生,您的仓位......现在浮盈可观,是否考虑部分获利了结,落袋为安?波动可能会加剧!”
张经理语气中透出职业性的谨慎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陈秉文那三十万本金撬动九十万的操作,一直是悬在他心头的一把剑。
虽然作为融资机构,哪怕九龙仓股价归零,只要及时平仓损失的也只是客户保证金。
但这样一来,对他的业绩却是一个不小的污点。
所以,客户能不亏钱还是尽量不亏钱的好。
“不!”陈秉文斩钉截铁,声音沉稳有力,“张经理,谢谢提醒。
但我的判断没有改变,这很可能只是开始。
请继续帮我留意盘面,有任何异动,第一时间通知我。我的止损线很明确,严格执行即可。”
九龙仓的股价异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港岛资本市场激起了越来越大的涟漪。
接下来的几天,股价并未如一些看空者预期的那样回落,反而在18港元上方站稳脚跟,并开始温和放量上行。
市场上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
有说怡和洋行内部出现分歧,大股东凯瑟克家族有意减持;
有说某东南亚华商巨富看中了九龙仓在尖沙咀的海运大厦地块;
更有甚者,直接点出了李嘉诚的名字,猜测长江实业正在暗中吸纳。
这些传闻真真假假,混杂在茶餐厅的闲谈和交易所的喧嚣中。
信报财经版头条以醒目标题刊出:“九龙仓交投持续活跃,神秘买家身份成谜,怡和系控股权或受挑战?”
报道详尽分析了九龙仓的资产价值,尤其重点提及了其在尖沙咀、铜锣湾的黄金地皮。
专业的分析点燃了更多投资者的热情,散户开始跟风涌入,推动股价稳步攀升至30.5港元。
陈秉文的账户浮盈飞速增长。
三十万本金,加上三倍杠杆,九十万资金买入的平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十二编 作品《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第23章 双线并进(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