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输出的资源。”
“我们授权加盟商使用陈记糖水的品牌、商标,所有糖水和点心半成品由我们中央厨房统一生产,通过顺达物流配送到店,确保口味绝对统一。”
说到这里,陈秉文笑着问道:“加盟商得到了什么?”
没等高振海回答,陈秉文接着答道:“他们省去了产品研发、品牌建设、供应链搭建的巨大成本和风险,直接获得一个经过市场验证、自带客流的热门品牌和成熟产品,坐享其成!
而我们,”他手指重重敲在桌上,“用别人的钱,开我们的店!以几何级数放大品牌覆盖和市场占有率!快速回笼资金!”
高振海的眼睛越瞪越大,呼吸都急促起来:“文哥,这......这法子太厉害了!那我们要收多少钱?怎么保证他们不乱来,砸了我们的招牌?”
“这正是关键!”陈秉文神色严肃,“加盟是把双刃剑,管理不善,一颗老鼠屎就能坏了一锅汤。
管理失控,品质下滑,陈记这块金字招牌,瞬间就会变成破铜烂铁!
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严格筛选。
要让加盟商明白,加入陈记,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共同维护这颗大树。”
陈秉文说的斩钉截铁。
通过加盟这个方案加速商业扩张,并非临时起意,早在深水埗时期,看到模仿的糖水摊出现时,他就考虑到这一步。
将这些潜在的竞争者,转化为“陈记”品牌下的利益共同体。
用他们的资金和本地化力量,将陈记的红色标识插遍港九的每一个角落,同时通过掌控核心原料、配方和配送,保证陈记糖水一直走在正确的路上,这才是规模化扩张的王道。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需要找到一个理念相合,能够帮助他管理加盟商体系的人才。
陈记糖水发展到目前,员工上百人,工厂两座,流动点数十个,标准店五家,加上即将铺开的加盟网络......这已经不是深水埗那间靠亲情纽带维系的小糖水铺了。
然而一个冰冷的事实摆在眼前:陈记的骨干团队,大多是像钟强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或是高振海这样忠诚肯学但学历有限的得力干将。
面对瓶装化这种需要深厚食品科学功底的硬骨头,面对即将铺开的、需要精密管理的加盟帝国,
人才结构的短板如同海中的的暗礁,随时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十二编 作品《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第31章 入局(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