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王”。而用长安之土筑成的高台,则被称之为“望母台”,也称“定王台”。
刘发死后,其长子刘庸继位,是为长沙戴王。因遵行汉武帝“推恩令”的原则从列侯递降,到刘秀父亲刘钦这一辈时,就是个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
刘钦娶了个大豪强樊重的女儿,又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老大叫刘演,老二叫刘仲,老三叫刘秀;大姑娘叫刘黄,二姑娘叫刘元,三姑娘叫伯姬。
刘秀出生在济阳县城的一座行宫里,这座行宫本来是汉武帝刘彻建立的,又称“济阳宫”,汉武帝死后就封闭着。因为妻子临产没有合适的地方,刘钦也顾不得许多,就让妻子住进了行宫。据说刘秀降生时红光照彻行宫,而在济阳县内,当年又有嘉禾生长,一茎生出九穗,于是刘钦给孩子取名“秀”,因为他是第三个儿子,所以字“文叔”。元始三年,刘钦在南顿县县令任上去世,年仅9岁的刘秀与兄妹便成了孤儿,生活无依,靠远在南阳郡蔡阳县的叔父刘良抚养,成了普通的平民。
大哥刘演性情刚强,慷慨仗义,喜爱结交天下豪杰。他因为王莽废除汉宗室的爵位和封地,又不准刘家人做官,一直痛恨王莽,老想恢复汉朝的天下。小兄弟刘秀生性谨慎态度沉着,安安停停地种着庄稼。刘演老把他比作高祖的哥哥刘仲,笑他没出息。刘秀就到长安进了太学,及略通书中大义后,刘秀又回家隐居务农。刘秀有着一副高挺的鼻子,饱满的额头,白皙的肌肤,有神的眉目,他这样丰神俊朗,无数的女子趋之若鹜。相士见他常有红光罩体紫雾遮身,便说他异日必有九五之尊。
刘黄嫁给南阳的豪强新野人邓晨,一日刘秀与邓晨到穰人蔡少公家闲谈,少公见两人到来便招呼他们入座。当时宾客甚多,少公对众人说道:“刘秀当为天子。”有人问少公:“你说的是国师公刘秀么?”少公尚未回答,但听末座上刘秀接说一语道:“怎见得不是仆呢?”众人闻言哄堂大笑。
刘秀登基后与邓晨一起谈及往事,邓晨从容地对光武帝说道:“仆竟然做到了”,刘秀听后大笑!这是后话。
公元22年,绿林军的新市兵和平林兵到了南阳,李通的叔伯兄弟李轶对他说:“现在四方乱糟糟的,汉室又要兴起来了。咱们南阳地方就数刘演一家是宗室,他们哥儿俩又挺能干,咱们不如跟他们去商量商量。”李通说:“我早就有这个意思了。”于是李通、李轶哥儿俩便打算到舂陵去见刘演。
恰好刘秀因南阳各县闹饥,自己田地却独得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