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曹丕厚施恩泽笼络高级将领,控制军队,对文官集团,他采取的办法也是加官进爵,稳定了文武官员。
然后,曹丕针对汉朝政治上的弊端进行了改进,施行新政策。
第一项新政是设置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两种官职,作为魏王的贴身侍从,协助处理政事,相当于机要秘书。
同时曹丕宣布严禁宦官干政,宦人最高只能担任诸署令,就是宫中负责生活杂物供应的小管事。
东汉朝廷设置了中常侍和小黄门两种官职,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全部由宦官担任,现在曹丕进行废除,从而从制度上杜绝了宦官干政的可能。
另一项新政是一套选拔人才的办法,就是九品中正制度,在全国各郡设立一个叫“中正”的官职,每郡一人,负责评价本郡的人士,评价的主要依据就是家世和才能,并且给出一定的等级。
等级共分九等,由高到低依次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朝廷依据评价的等级来任命官员,而此前主要依靠察举制,把道德品德作为人才选拔的标准,而道德的评价需要长时间的考察,这并不适应当时的乱世,所以九品中正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实行了三百多年,直到隋文帝时期才被科举制所替代。
做完了这些后,曹丕的统治稳定了下来,代汉受禅的时机成熟了。
220年六月,魏王曹丕亲率十万大军离开邺城,扬言要南征江东孙权,实际上却在半路转头向西,去逼迫许都的汉献帝下台。
大军兜兜转转几个月,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于是汉献帝宣布禅位,十月,曹丕举行了盛大的禅位大典,登基称帝,建立魏朝。
然后宣布设立五座都城,中都洛阳,东都谯县,南都许县,西都长安,北都邺城。
曹丕称帝之后,为了巩固西北地区的边境防务,下令重新设置凉州,州治设在姑臧,随即任命官员。
新任刺史张既平定了西北的叛乱势力,然后又修筑防事,设置烽火,储备军资,把凉州军事防务建设的很好,河西走廊的局势稳定下来。
之后,西域的鄯善、龟兹等诸国,带着大批奇珍异宝,一起遣使来朝,与中原隔绝了半个多世纪的西域,在魏文帝时期再次开通。
曹丕本就爱好文学,称帝后在文化建设方面也没闲着,他下令重新收集收藏此前流散在民间各地的图书、典籍和文献,创造性的用四部分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