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就像经幡乘着风传递祝福。”老喇嘛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串佛珠,挂在飞行器的起落架上:“愿它像佛珠一样,串起众生的善念。”
飞行器起飞时,吴浩从舷窗望见卓玛正在湖边挥手,她的儿子手里举着个纸飞机,上面画着经幡和飞行器的螺旋桨。林薇的手机里跳出条新消息,是福利院小姑娘发来的照片:“吴叔叔,林薇姐姐,我们用转经筒做了个飞行器模型,还在上面刻了六字真言!”照片里,小姑娘的模型旁,放着张画满雪山和经幡的纸,上面写着:“希望圣城的阳光也能照亮飞行器的航线。”
当吴浩和林薇的飞行器降落在安西的雪地上时,灵湖的大爷已经等在起降点。他拄着拐杖,头上戴着顶绣着飞行器图案的帽子——那是福利院小姑娘送的。“我算着日子呢,”大爷笑着捶了捶腿,“今天该带我去看孙子了。”
机舱里,林薇特意为大爷调暗了灯光,播放着他孙子喜欢的童谣。飞行器升空时,大爷贴着舷窗笑出了眼泪:“看,灵湖结冰了,像块大镜子!”吴浩看着窗外熟悉的雪景,想起三年前那个论证会,想起雪粒子敲在玻璃窗上的声音,忽然觉得眼前的一切恍如隔世。
傍晚的庆功宴上,张岚副主任举起酒杯:“安西的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全国样板,这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她身后的大屏幕上,播放着各地飞行器的画面:乌市的雪野中,飞行器载着冬不拉琴声飞行;珠江口的海面上,飞行器组成流动的渔网银眼;ls的蓝天下,飞行器拖着经幡般的航迹
李工突然站起来,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我想给大家看样东西。”屏幕上出现的是福利院小姑娘的画作,画里的飞行器长着冬不拉的琴弦、渔歌的音符和经幡的飘带,背景是安西的雪景和各地的地标。“她说,”李工的声音有些哽咽,“这是‘会唱歌的星星船’,能把所有地方的温暖都带到安西来。”
宴会结束后,吴浩和林薇走到灵湖边。雪又开始下了,飞行器的航灯在雪幕中组成巨大的星链,像一条流动的银河。“你看,”林薇指着天空,“每架飞行器的航灯都不一样,那是各地市民投票选的颜色。”吴浩望着那些闪烁的灯光,想起卓玛的眼睛、叶尔波力的冬不拉、疍家阿婆的地毯,忽然明白,他们搭建的不仅是交通网络,更是一条连接人心的数字星链。
这时,吴浩的手机响了,是福利院小姑娘打来的视频电话。“吴叔叔,林薇姐姐,”小姑娘举着幅新画,“我给星链画了个家,就在安西的雪地里!”画里,飞行器的航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