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南海前,吴浩和林薇去了趟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在鲸鲨馆里,林薇突然指着巨大的玻璃幕墙:“看,鲸鲨游动的轨迹和我们的避障算法好像!”她立刻掏出手机记录,代码注释里多了段新内容:“仿生避障3.0——灵感来自鲸鲨穿越珊瑚礁的优雅姿态。”而在飞行器的测试场上,福利院的小姑娘正在视频里兴奋地喊:“林薇姐姐,我画了会飞的鲸鲨,它的翅膀上有渔歌的音符!”
当飞行器降落在贡嘎机场时,吴浩感到一阵轻微的高原反应。舷窗外,布达拉宫在雪山下闪着金光,而机舱内的制氧系统正发出柔和的嗡鸣——这是林薇根据藏式帐篷的通风原理改良的“数字经幡”系统,能将氧气浓度稳定在21%。
“吴总,”李工的对讲机里带着高原特有的气短,“大昭寺广场的起降点出问题了,当地信众说飞行器的影子惊扰了朝圣者。”吴浩望向大昭寺方向,煨桑的青烟袅袅升起,转经的人群沿着顺时针方向缓缓移动。林薇突然摘下墨镜,指着经幡柱:“看那些飘动的经幡,我们让飞行器在高空画顺时针圆圈,影子就会变成流动的经幡。”
在八廓街的临时实验室里,吴浩发现林薇趴在三维建模仪上睡着了,脸颊贴着张ls日照轨迹图。图上,飞行器的航线被标成蓝色的经幡带,每个转弯处都画着小佛像,旁边用藏文写着:“给天空挂串数字经幡——航线要像转经筒那样顺时针旋转。”他想起白天在大昭寺前,有个磕长头的老人指着飞行器说:“这铁鸟要是能带着经文飞,就能替我去纳木错祈福了。”
最动人的创新发生在纳木错。当吴浩和林薇带着团队在圣湖边搭建起降点时,遇见了来自那曲的牧民卓玛。她的儿子患有高原病,需要定期去ls治疗,但冬季的青藏公路经常封闭。“铁鸟能不能带我儿子飞?”卓玛的眼睛像纳木错的湖水般清澈。林薇蹲下身,轻轻握住卓玛的手:“能,我们还会在机舱里播放佛经,让飞行像朝圣一样平静。”
于是,世界上第一架“佛音飞行器”诞生了。机舱内壁覆盖着柔性屏幕,循环播放着布达拉宫的壁画,而音响系统则播放着经过降噪处理的佛经吟诵。卓玛第一次带着儿子乘坐时,孩子不再哭闹,反而指着舷窗外的雪山笑了:“阿妈,铁鸟背着我们爬雪山呢!”
离开ls前,吴浩和林薇去了趟色拉寺。辩经的喇嘛们围着飞行器好奇地讨论,一位老喇嘛突然说:“佛经里说‘诸法无常’,这铁鸟也是无常的体现吧?”林薇想了想,回答:“是的,但它能载着信众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