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斯见室友和客人都来了,不再节省电费,将另一盏灯泡也开了起来。
单间中灯光变得明亮,照亮了老汉斯那张粗犷、刻满风霜的脸,以及那双浑浊的眼睛,干涸得像是两口枯井。
当恩尼看清老汉斯的脸时,骤然怔住了。
这张脸他见过!
六月份他和玛丽去纽约图书馆,给美国援英委员会捐款的时候,见过这个穿着粗布工装的、苍老的、满面风霜的工人。就是这位工人用他那黝黑的手掌,从裤兜里拿出卷成筒的一卷皱褶钞票,塞进了募捐袋里。
在掏钱的时候,恩尼还看到了这位工人所获得的那枚青铜十字勋章。也正是见到了这位身处阴沟,却仍旧心怀希望的码头工人,恩尼才获得创作的灵感,想要写一部描绘个体命运的小说——活着。
到现在,过去了三个月,他断断续续已经将这部小说写了5w个词左右。
故事背景设置在了一战爆发的时间点,讲述一个良家子在这个动荡的年代,经历了一战、大萧条、二战后,曾经获得过的那些温暖全都一个个破灭,最后选择平静生活,不为任何事而活,只为了活着而活。
虽然中间过程还没写好,但恩尼想好的结局,就是以那天见到的“码头工人给援英委员会捐款”为结局。
但他万万没想到,那位令他肃然起敬的码头工人,竟然就是与杰克合住在这里的老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