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光伏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小豪在一旁对李一泽低声道:“看见没?这村小学的地基,当年也是铭哥帮他们要回来的。原来被一个退休的老领导长期占着当仓库,村里想搞这个光伏项目,死活要不过来。铭哥那年来检查,知道了这个事,不到两天,就让那人乖乖把地方腾出来了。厉害吧?”
谭主任也听到了,连忙附和:“对对对!要不是陈科长当年雷厉风行,主持正义,这项目早就黄了,哪有现在这光景!”
陈秋铭摆摆手:“都是过去的事了,应该做的。”
拒绝了谭主任极力挽留吃饭的提议,三人继续上路。小豪按照陈秋铭的指引,将车开往一个叫太平屯的自然村。
车子在一条平整的水泥路上稳稳行驶。陈秋铭特意让车停下,他下车,用脚踩了踩坚实的路面,又望向路边整齐的排水沟,脸上露出满意和安心的神情。
正准备上车离开,一个骑着三轮车、载着农具路过的村民停了下来,盯着陈秋铭仔细看了几眼,突然惊喜地叫道:“哎!你不是陈科长吗?!”
陈秋铭转过身,看着这位面容朴实、带着些风霜的村民,一时没认出来:“您是?”
“我是屯子里的张老大啊!”村民激动地跳下车,“您可能不记得我了,但我认得您!要是没有您,就没有我们屯子这条致富路啊!”
李一泽好奇地问:“这条路和陈老师有关系?”
“有大关系!”张老大声音洪亮,仿佛要让所有人都听见,“当年陈科长来村里检查工作,找我爹老张头谈话,问咱老百姓衣食住行有啥困难。我爹是个直性子,就说咱屯子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条像样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粮食运不出去,娃娃上学都难!陈科长一听,二话不说,当场就让我爹带路,亲自开车来咱屯子看那条烂泥路!”
他越说越激动,手舞足蹈地比划着:“看完路,陈科长立马就把交通局、发改局和乡里的领导全都叫到屯子里,就在路边开现场会!当场制订修路方案,要求限期开工!不到一个月,施工队就进来了!我当时还跟着出了好多天义务工呢!瞧瞧,现在这路,多好!又宽又平!就因为这条路,原来嫌我们交通不便、不愿意来的厂子也来了,乡亲们种的瓜果蔬菜也能运出去卖上好价钱了!大家都说,这就是我们的致富路啊!”
张老大热情地拉着陈秋铭往家里走:“走!陈科长,去我家坐坐!我爹天天念叨您呢!”
来到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