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是一个傀儡皇帝,在激烈的宫廷斗争中,他装傻只是为了自我保护罢了。
却说宣宗即位当天,看到武宗朝权相、李党魁首李德裕后对左右说:“刚才在我旁边的人是太尉李德裕吧?他每次看我,我都不寒而栗。”
李德裕曾在文宗朝和武宗朝两次为相,共7年有余。尤其是在武宗会昌年间,李德裕“以武定祸乱,以文理华夏”,裁抑宦官,讨平藩镇,击破回鹘,使会昌政局为之一振,“王室几中兴”。史家因此赞誉李德裕为“唐中世第一等人物”,是可与姚崇、宋璟并肩而立的贤相。
这样的能臣,在唐宣宗的眼里,却是让他不寒而栗的人物。
即位不到一个月,唐武宗还未下葬,唐宣宗就将李德裕外放为荆南节度使,李德裕所提拔的一些官员也纷纷落马。唐武宗下葬后,李德裕又被贬为东都留守。
大中元年(847年)二月,再次将李德裕由东都留守贬为太子少保。同年十二月,李德裕被贬潮州。
在大力贬黜李德裕的同时,宣宗又大力提拔被李德裕赶出朝廷的牛党等人,最后宣宗与牛党大臣团结一致,将李德裕直接贬往崖州。
就这样,李德裕一贬再贬,直到大中三年(849年)十二月凄凉地死于崖州。
以拿李德裕开刀为开端,唐宣宗对武宗朝的一切政策,不管好坏都进行反对。行动之快,基本上没留下缓冲时间。
有地方献给李忱一支女子组成的歌舞乐队,其中有位绝色佳丽被李忱收入后宫加意宠幸。一段时间之后,李忱认为这样下去会重现玄宗朝的故事,于是把这名女子召到跟前对她说:“我留你不得。”左右奏道:“可以将她放出宫。”李忱却说:“放她回去,我就会想念她,不如赐给她毒酒一杯。”一名国色天香的女子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死了。宣宗的行为简直称得上恐怖。
武宗朝实行裁汰冗官政策,削减了一些州县官员。这本身是一个好政策,但唐宣宗不能容忍,他继位一年后,武宗朝裁减冗官的州县又增加了380多名官员。
灭佛是武宗朝非常重要的国策,从客观结果看,这一运动有利于释放社会劳动力,减轻百姓负担,增加国库收入。但唐宣宗上位后完全反其道而行,原先被摧毁的寺庙纷纷复建起来,被用于铸造钱币的钟罄、佛像,又重新回铸成钟罄、佛像。晚唐的佛教政策表面是宗教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唐宣宗对武宗灭佛的矫枉过正,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