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参加后晋策划北伐契丹的谋略,耶律德光授侯益为凤翔军节度使。
辽主灭晋后,雄武节度使何重建,举秦、成、阶三州降蜀。孟昶遂欲吞并关中。晋昌军节度使赵匡赞,也向蜀投降,并派人奉表蜀主乞兵援长安即晋昌军,兼略凤翔。
凤翔节度使侯益接报,惊慌的了不得。正拟拜表告急,忽收到蜀枢密使王处回招降文,内容无非是晓示利害,劝益归蜀。侯益恐待援不及,不如依书乞降。遂缴出地图兵籍,且贻书赵匡赞,约为犄角互相帮扶。赵匡赞狐疑未定。
赵匡赞幕下有个判官名叫李恕,匡赞降蜀时,李恕出言谏阻,匡赞不从。现在又极谏匡赞道:“刘知远新得天下,方务招怀,若谢罪归朝,必能保全爵禄,入蜀恐非良策,蹄涔不容尺鲤,愿公三思!”
匡赞觉得有理,因遣李恕入朝谢罪。刘知远问李恕道:“匡赞何故附蜀?”
李恕答道:“匡赞因父在虏廷,恐陛下未肯俯谅,所以附蜀求生。臣一再谏诤,匡赞亦自悔悟,故遣臣来祈哀!”
刘知远道:“匡赞父子本吾故交,不幸陷虏。我何忍害他呢?汝可返报匡赞,不必多疑,尽可来朝!”
李恕拜谢而去。
嗣得侯益表章,也与匡赞一般,谢罪请朝。
刚好遇上回鹘人进贡,高祖派王景崇率兵迎接回鹘人。
景崇准备出发时,高祖已经生病了,招他进入卧室密谕道:“赵匡赞、侯益俱来请朝,不知他有无诡计,汝率兵西去,当密观动静!他若真心入朝,不必过问;倘或迁延观望,汝可便宜从事!”
景崇到凤翔后,侯益开门迎入,与景崇谈入朝事,语带支吾。景崇未免动疑,即派军分守诸门。
蓦然间接到朝旨,御驾升遐,皇次子承祐即皇帝位,不由的踌躇起来。不知道如何处置侯益。或劝景崇杀之,景崇叹道:“先帝原许我便宜行事,但谕出机密,嗣皇帝或未闻知,我若杀益,转近专擅。待我密奏朝廷后再作计较。”
主见已定,便草疏奏请,疏未缮发,那侯益已离凤翔,星夜入都去了。景崇不禁大悔,甚至自诟不休。
侯益一入都门,便诣阙求见。承祐问他何故引入蜀军?侯益从容答道:“蜀兵屡寇西陲,臣欲诱他入境为聚歼计。”
承祐冷笑一声,令益退出似乎有些见识。侯益见嗣主形态,倒也自危,幸喜家资富厚,好仗那黄白物运动相臣。金银人人喜欢,宰相以下得了他的好处,哪有不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