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陷入一片寂静。
韩三坪放下文件,身体后仰,靠在椅背上,手指交叉放在身前,目光深沉地审视着王盛,仿佛要重新认识这个年轻的北影厂子弟。
他没想到,短短时间内,王盛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更是画出了如此大的一张饼。
而这张饼,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基于一个刚刚签下的实体合同和一套看似粗糙却逻辑清晰的计算。
利润很诱人,前景很光明。
但韩三坪几乎是立刻看到了这光明前景背后巨大的阴影。
“你的算法,是基于设备、人手充足且高效运转的理想状态。”韩三坪缓缓开口,一针见血:“但你现在有什么?靠厂里支持的那点老旧设备和五万块借款,你能同时开几组机?
紫房子的单子要是密集起来,你接得住吗?人手从哪来?临时找来的人员,技术能达到要求吗?
设备损耗、更新换代的钱又从哪出?”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更重要的是,你这套算法里,最大的成本项——设备购置和折旧,被你用租赁和极其低廉的折旧率模糊掉了。
如果真要规模化运作,设备投入才是无底洞。”
王盛迎着韩三坪的目光,语气极其平静道:“厂长,您说得很对。所以,我今天来,不仅是汇报成绩,更是来请求厂里再次支持的。”
他拿出另一份计划书,双手递上:“这是我们初步拟定的设备采购清单和人员扩张计划。要实现对紫房子承诺的服务能力,并进一步抢占商业级婚庆录像市场,我们急需补充设备,以及相应的灯光、录音、后期配套。初步估算,需要追加投入至少一百万元,主要用于设备采购。”
“一百万?”
韩三坪接过计划书的同时,眉头彻底锁紧了,甚至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
这在1996年的北影厂,绝对是一笔巨款。
厂里流动资金极其紧张,多少正经电影项目都等米下锅,要拿出百万支持一个搞婚庆录像的“三产”?
简直天方夜谭。
他看着王盛,年轻人脸上充满了自信和渴望,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像极了他年轻的时候。
但他是厂长,他必须对整个北影厂负责。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韩三坪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钟,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
最终,他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非正常大脑袋 作品《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17:语不惊人死不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