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结束后,张磊几乎一夜未眠,电脑屏幕上各种数据飞速跳动。
一夜之间,“清河柳编”、“共生系列”、“真假柳编对决”等词条竟然在本地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引发了小范围的刷屏。
张磊剪辑的直播精华片段被疯狂转发,柳青那句“手艺传承,不是比谁做得快,做得便宜,而是比谁做得对,做得久,做得有尊严!”更是被做成了金句海报,广泛传播。
“青姐!”他顶着两个黑眼圈,声音兴奋。
“直播录屏被各大平台疯传,#真假共生#、#非遗背后的匠心#这两个话题都上了热搜尾巴!我们的官微粉丝涨了五万!”
舆情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网友们自发成为“自来水”,涌向宏艺文创的店铺页面,用各种犀利的评论和“礼貌问询”刷屏,质疑其原创性和产品质量。那些“好看”、“性价比高”的评价被迅速淹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要求解释和退货的留言。
还有几家关注非遗和设计领域的媒体迅速跟进,发表了评论文章,称赞清河柳编工坊“用最坦荡的方式回应了抄袭,展现了文化自信”,同时批评某些企业“急功近利,缺乏对传统手艺最基本的尊重”。
甚至有一家国内权威的工艺美术杂志的主编亲自联系柳青,希望能做一期深度专访。
舆论的高地,被柳青一场直播,稳稳地占领了。
工坊的电话成了热线,有媒体要求采访的,有设计师寻求合作的,更有大量被直播打动的消费者直接来电咨询购买。
之前略显冷清的官网订单后台,开始出现稳定的增長。
原本因仿品冲击而有些停滞的咨询电话,再次变得烫手。而且,这一次的询单者明显有了不同。
“请问是清河柳编工坊吗?我在网上看了你们的直播,太震撼了!我想订一盏共生的灯,不在乎工期,就要你们原版手工的那种!”
这是一个注重品质和故事的消费者的咨询。
“你好,我们是栖心民宿,看了你们的直播,非常认同你们的理念。我们想为所有房间配置你们的柳编灯具和收纳,希望能建立长期合作。”
这是一个寻求品牌调性契合的b端客户。
“太好了!这下钱宏达该傻眼了吧!”
周明扬眉吐气,感觉憋了许久的恶气终于出了大半。
柳建国看着这些好消息,脸上却不见太多轻松。舆论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童雁 作品《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第八十章 专家考察龟背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