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我们现在不怕犯错,怕的是不敢试。”
会议结束前,张远主动申请增加一项任务:将三因子模型扩展至全部上证50成分股,建立批量扫描机制。他承诺三天内完成初版。
“别急。”周婷提醒,“先把你现有的文档补全。责任书第一条就是‘可追溯’。”
“我知道。”张远点头,“我已经在写了。”
散会后,其他人陆续离开,只有陈帆和张远留下。服务器风扇轻响,屏幕上还在滚动今日操作归因分析。
“其实我昨晚改过两次参数。”张远忽然开口,“第一次是因为数据延迟,第二次是发现权重分配在极端行情下会失衡。我没来得及报备。”
陈帆看了他一眼:“现在说了就行。以后改动,哪怕再小,也要记进日志。不是信不过你,是制度要立得住。”
“明白。”张远打开新文档,在标题写下:“三因子模型v1.2_修订记录”,然后逐条录入变更内容。
陈帆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原有的“信息、权限、责任”下方,添上一行字:**能力必须匹配责任**。
他圈住“能力”二字,画线连接至“责任”,中间标注“验证授权轮值”。
回到座位时,系统弹出提示:**蓝筹估值监控模块初始化完成,首批47只股票扫描中**
进度条缓慢推进。当扫描到第38只时,模型再次亮起黄灯:中国石化估值偏高,流动性趋弱,主力持仓松动。
张远注意到这个信号,没有立即说话,而是先调出原始数据流,核对采样时间戳是否同步。
陈帆瞥了一眼警报框,转头看向张远。
张远点点头,打开录音文档,开始口述第一条正式预警记录:“编号md-076-a,标的:中国石化,触发条件:三因子综合评分85,建议纳入观察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