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节点自动放弃该任务。
“这样能避免重复采集。”陈帆解释,“比如我们要拿三大交易所的l2数据,就把这三个市场拆成独立任务单元,由不同节点并行处理。”
凌晨四点零九分,第一轮模拟测试开始。张远在本地架设了三个虚拟服务端,分别模拟东方财富、同花顺和新浪财经的反爬策略:ip限流、验证码拦截、javascript挑战题。新系统启动后,七台节点全部注册入网,心跳信号稳定。
“开始推送任务。”李阳按下执行键。
五分钟后,系统返回第一条成功响应。接着是第二条、第三条所有节点陆续上传解析后的行情结构体。主控台汇总结果显示:平均响应时间0.9秒,成功率97.1%。
“不错。”张远点头,“比原来快了五倍不止。”
“还不够。”陈帆指着其中一条失败记录,“这个节点在处理js渲染页时卡住了,耗时超过三秒才超时退出。”
李阳立刻调出日志。“问题出在headless浏览器模块加载太重。我们得换个更轻的引擎,或者只提取关键dom路径,不完整渲染整页。”
“用无头模式跑chromium太占资源。”张远提议,“不如改成规则预判——先抓网页源码,判断是否包含特定标签,只有确认需要动态解析时才启动浏览器实例。”
“可以。”李阳迅速修改代码,“再加上随机休眠,每次请求间隔设为800毫秒到2.3秒之间的浮动值,再混入一些无效点击事件,伪装成真实用户操作。”
新一轮测试在凌晨四点四十六分重启。这次,系统不仅成功绕过所有验证码拦截,还在北交所的加密接口中完整提取出逐笔成交明细。主控屏跳出统计报表:总请求数三千二百次,失败十九次,最终成功率99.3%。
“成了。”张远低声说。
陈帆没有立刻回应。他调出网络流量图谱,观察各节点之间的数据流转情况。七台设备形成了网状连接,任意两点均可直连或中继转发,主控机不再承担唯一调度职能。即使人为切断其中两台,剩余节点仍能在十秒内重建通路。
“心跳检测也正常。”李阳指着一段日志,“离线节点被自动剔除,任务重新分配给了其他活跃单元。”
“qos得调一下。”张远忽然皱眉,“刚才测试时实验室另外两台办公电脑断了网,应该是带宽全被采集任务占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