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江城话剧院后门的窄巷里,只有一盏昏黄的路灯顽强地抵抗着黑暗。张涛靠在冰冷的墙壁上,衣领竖起以抵御晚秋的寒意,目光紧锁那扇漆成暗红色的铁门。这已是他连续蹲守陈浩的第三个夜晚。
小巷对面停着一辆不起眼的灰色轿车,里面坐着两名刑警队员,随时准备跟进。张涛拒绝了增援的提议,这种近距离的监视,人越多越容易暴露。他需要的是隐匿和耐心,就像等待猎物出现的猎手。
三天来,陈浩的生活规律得令人难以置信。早晨七点出门晨跑,八点半到达剧院排练,下午休息三小时,晚上演出,十一点准时回到公寓。没有任何异常约会,没有可疑通话,甚至连社交媒体都很少更新。
太过完美了,张涛想。就像舞台上精心编排的戏剧,每个动作都精准到位,每个环节都无可挑剔。这种极端自律本身就不正常,尤其是在创意行业工作的人。
今晚是麦克白本轮演出的最后一场。张涛看过排期表,知道接下来剧团有两周休整期。如果陈浩是凶手,这段时间将是实施下一次行动的绝佳机会。
十点四十分,后台门开了。演员们陆续走出,互相道别后各自散去。陈浩总是最后离开的人之一,据剧院经理说,他每晚演出后都要独自在化妆间静坐半小时,“与角色告别”,这是他解释的原话。
十一点零五分,陈浩终于出现在门口。他穿着一件深灰色大衣,围巾随意地搭在肩上,与往常一样。但张涛敏锐地注意到一个细微变化——今晚陈浩手中多了一个往常不曾出现的皮质手提箱。
张涛的心跳微微加速。他通过对讲机轻声通知队员:“目标出现,带着一个黑色手提箱,注意观察。”
陈浩沿着小巷向南走去,步态从容,仿佛完全不知道有人在监视。张涛保持安全距离尾随,融入夜色如同另一个影子。
但就在接近巷口时,陈浩突然改变方向,拐进了一家名为“幕间休息”的咖啡馆。这是演员们常去的场所,但陈浩以往总是直接回家,从不停留。
张涛犹豫片刻,决定跟进。他示意队员在外守候,自己整理了一下衣着,推门而入。
咖啡馆里人不多,柔和的爵士乐与咖啡香气交织在一起。陈浩坐在靠窗的位置,那个手提箱就放在身旁的椅子上。他正专注地看着窗外,侧脸在暖色调灯光下显得轮廓分明。
张涛走到柜台前点了杯美式,然后看似随意地环顾四周,最终目光落在陈浩身上。他做出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