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溪的心跳加速,她急切地阅读完全文,然后看向旁边的配图。那是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显然是在演出后台抓拍的。画面中,一个班主模样的人正在为年轻演员勾画脸谱,只能看到他的侧脸轮廓。
尽管像素粗糙,时间久远,但那侧脸的线条,那专注的神态,那微微前倾的姿态—
蓝溪的呼吸骤然停止。
她猛地从包里掏出那张珍藏的旧照片,对比着看。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个经常来她家做客的杨叔叔,总是带着糖果逗她开心,和养父在院子里唱戏聊天到深夜。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那独特的侧脸轮廓和神态,绝对不会错!
就是这个身影,在她童年记忆中与养父的身影紧密相连。
蓝溪的手指微微颤抖,她仔细阅读报道的每一个字。文中提到新丰戏曲传习班当时在清源县一个小村庄里活动,有十多个学员,坚持“原汁原味”的传统戏曲表演和教学。但同时也提到他们面临资金短缺、学员流失、演出市场萎缩等困境。
报道的最后一句像锤子一样敲在蓝溪心上:“杨班主表示,尽管困难重重,他仍会尽可能长时间地坚持下去,但也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蓝溪看了一眼刊物日期—2007年6月。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五年。
这个“新丰传习班”和杨班主,是否就是她要找的目标?他们现在还在吗?去了哪里?一连串的问题在她脑海中炸开。
她小心翼翼地将那本薄薄的通讯刊物复印了一份,尽管复印件更加模糊不清。走出地方志办公室时,雨已经停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湿漉漉的街道上。
蓝溪站在路边,看着手中的复印件,那个模糊的侧脸似乎在向她诉说着什么。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寻找,她终于抓住了一根实实在在的线索。但这线索是通向真相,还是另一个更深的谜团?
她抬头望向远方,轻轻自语:“新丰传习班,杨班主...你们现在在哪里?”
城市依旧车水马龙,无人回答她的问题。但蓝溪知道,她离养父留下的谜题答案,终于近了一步。而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寻找,现在才正要展开。